外交学院毕业生 徐佳利
我是外交学院一名硕士研究生。2018年,我有幸赴联合国总部实习。青春很短暂,我希望能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只有坚持热爱的,眼中才能充满光,这种光是对未来的期待,也是穿透迷茫的力量。
外交学院是我梦想开始的地方,周恩来总理亲笔题写的校名让我心生敬畏。“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我决定通过实践夯实自身所学——去联合国实习。
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现有会员国193个,通过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和其他机构,为会员国提供一个论坛来表达观点,并通过促成会员国间对话,主持协商,成为政府间达成协议、携手解决问题的有效机制。
在经历申请、笔试和面试等环节后,我终于收到来自联合国的实习通知书。在申请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联合国一直以来秉持的“正直、专业和尊重多元文化”价值观,而这也体现在人员招募全过程。
关于正直,联合国有严格的纪律规定,需要工作人员做到高度忠诚并具有使命感,要有正直的品格和奉献精神,因而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是申请者所必须具备的。关于专业,申请者需要具备出色的专业技能,需要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拥有优秀的外语能力和丰富的多元文化经历,这些也是保证顺利完成工作任务的基础。此外,联合国的工作经常横跨多个领域,对实习生的知识广度和深度要求非常高,所以我也不断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不断拓宽知识维度。关于尊重多元文化,联合国的职员来自世界各地,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要适应这样的工作环境,一方面需要优秀的外语能力,另一方面也需要真正从心底里接纳和包容多元文化,只有这样才能融入团队,发挥个人价值。同时要敢于大胆尝试,有一股闯劲。
联合国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很多元,比如国际法、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国际发展、外语翻译等都是需求量较大的专业。此外,对于联合国下属的专业机构,如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环境署、联合国人居署等机构还会需要公共卫生、环保类、社会学类等方面的人才。
2018年秋天,我终于开始在联合国总部的实习工作。初次走进联合国总部大楼,我的内心既兴奋又紧张。一方面,这里是世界公认的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国际组织,很多载入史册的事件在此诞生。这样一段经历无疑是我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另一方面,“外交无小事”,在这里工作必须高度专注,不能出现丝毫纰漏,不论对我的专业技能还是外语能力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犹记得第一次参加例会,面对大量专业术语和陌生的工作任务,压力扑面而来。我努力抓住一切机会在工作中学习,积极参加会议,广泛阅读联合国报告,通过大量吸收各领域的信息,我终于适应了工作节奏。
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二,联合国大会都将在总部拉开帷幕,这是一年中最盛大的多边外交活动。届时,各国元首或政要齐聚联合国总部发表演说。在大会召开时,我负责在会场组织和协调来自各国的官方媒体进行新闻采访报道,维护报道现场秩序,并为各国媒体记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在大会一般性辩论阶段,我每天早上6点就要出门,步行半小时到达联合国广场,然后经过多道安检后进入大会会场,7点准时开始工作。工作格外忙碌,但我格外充实。
于我而言,这段经历感受最深的是,今天的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中国的声音。在联合国一系列会议中,从政治到经济、从环境到文化等诸多议题中都期待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期待能有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年走进联合国,展示当代中国青年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