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

发布时间:2020-10-27 期号: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丽泽学校学生 王伊然中国古代有句老话:“百善孝为先。”含义是: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这句话深深影响着我,更让我坚定了孝敬父母的决心。

那么,什么是“孝”呢?怎样做才算是“孝”呢?

孔子在回答子夏的“问孝”时,曾提出过“色难”的观点,即对父母保持和颜悦色的态度是最难做到的。正所谓“乌鸦反哺”“小羊跪乳”,“孝”是一个人对具有养育之恩的长辈怀有诚挚的报恩之心。行孝,体现在日常生活上。让父母吃好住好,过得开心快乐,就是最大的孝顺。

首先,孝敬父母要甘于吃苦。且不说《二十四孝》所载“卧冰求鲤”“怀橘遗亲”,单是孔子弟子子路“百里负米”的故事,就感人至深。他从小家境贫穷,为了让父母能吃到米,不辞辛劳跑到百里之外去买。冬天,顶着鹅毛大雪,踏在河面的冰上,一步一滑,抱着米袋的双手被冻得不行,便放在嘴边哈气取暖,然后继续赶路。为了父母,他甘愿吃苦。

其次,还要在小事上见孝心。作为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的陈毅,有一次出国访问回来,抽空去探望了身患重病的老母亲。瘫痪在床的母亲想起换下来的尿裤还在床边,就示意身边的人把它藏到床下。陈毅知道实情后,自己把尿裤和其他脏衣服都拿去洗得干干净净。连日理万机的国家领导人都能在小事上见孝心,更何况我们呢?

最后,行孝要趁早。世上最遗憾的事就是“子欲养而亲不待”。不要等父母即将离世了,你才想起尽孝,那样,岂不是悔之晚矣!

现在有些年轻人缺乏感恩之心,对父母长辈动不动耍态度。更有甚者,一名留学日本的学生迁怒于家里没有给自己优越的生活条件,竟然在机场大庭广众之下,用刀子捅向生养他的母亲。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会爱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位置的人,怎能成为为人民服务的栋梁呢?这是逆子,是禽兽,他,不齿于人类。

我们中华民族历来有着光荣的传统。“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无论在怎样的情况下,我们都要时刻惦记着父母,孝敬父母。重阳节就要来了,这是我们尽孝再好不过的时机。不必非做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发自内心地去感恩。母亲怀胎十月的痛,父母手把手将我们带大,是多么不容易!对于他们这无私的爱,光是礼物不足以回报,但借着重阳节,开始我们的孝顺之途是必须的。

因为,百善孝为先!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