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日光

发布时间:2020-10-27 期号:

 中央美术学院附属中学学生  赵雨萌

每当重阳节,我们全家都要带着爷爷去爬香山。今年却不能成行,不光是因为疫情,更因为爷爷老了,坐上了轮椅;再加上保姆回家有事,照顾爷爷的任务就落在了爸爸身上。正当我抱怨过节都不能尽情玩耍时,爸爸为爷爷挡阳光的一个动作触动了我,让我实实在在受到一次“孝”的教育。

那天,爸爸推着爷爷在公园的湖边等妈妈到这里聚会。正当妈妈向爸爸询问爷爷的病情时,爸爸没有看向妈妈,而是目不转睛地盯着爷爷。我有些诧异地望去,发现爷爷此时皱着眉头,双眼紧闭,很不舒服的样子,脸上的皱纹皱得像核桃皮。原来秋日的阳光晃得爷爷睁不开眼了。

爸爸赶紧往前挪了两步,用后背挡住阳光,然后俯下身来,为爷爷揉肩膀、揉后背。一时间,爷爷脸上的“核桃皮”不见了,他眯起眼,孩子似的舒服地把头靠在爸爸的臂弯里。而平日里急性子的爸爸,此刻就像一位慈祥的妈妈在耐心地照顾婴儿。那双细长的眼睛里流露出关爱的目光……我被眼前的一幕震惊了。都说“乌鸦反哺”“小羊跪乳”,眼前不就是这样的一幕吗?对比同样是急性子的自己,我惭愧于对父母经常顶撞,很少这样耐心过。

内疚的我被爸爸对爷爷的耐心、关爱所感动。想到刚学过的《论语》中说“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意思是说:侍奉父母经常保持和颜悦色最难。遇到事情,由年轻人去做;有好吃好喝的,让老年人享受,难道这样就是孝吗?”关键还是“对父母的态度要好啊!” 我不由得想起近日在网上看到的一幕。一个女孩,因为母亲带错了出地铁的路,竟用脚连踹母亲的身体。惊慌失措的母亲提着大包小包躲闪着,一句话都不敢说……禽兽不如!我愤怒了:难道某些年轻人就是这样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吗?中华民族优秀的敬老传统难道要在我们这一代丢掉吗?

“夫孝德之本也!”在重阳节到来的日子,我们做小辈的应该拿出实际行动来报答长辈的养育之恩。我说:“爷爷,咱们一起吃顿团圆饭好吗?”爷爷激动地拉着我的手,连连点头。金秋的阳光照在爷爷慈祥的脸上,他和爸爸一样,笑眯眯地看着我,眼睛里透出满意的光……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