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平凡却如英雄——观电影《八佰》有感

发布时间:2020-09-21 期号: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通州校区 朱雨彤

 

“时光蹉跎着记忆中的脸颊,故事却不曾平凡。”

1938年,淞沪会战进入僵持阶段,偌大的一个上海市,几十万正规军撤得无影无踪,只留下400多名战士坚守四行仓库。团长谢晋元临危受命,率军驻守废墟一样的四行仓库与尚未被占领的中国地界。前有租界,后有日军,这里被完全隔绝成一个孤岛。全体官兵视死如归,抱着必死的决心,誓与仓库共存亡。在这里他们曾多次打退日军的进攻,日本不可战胜的神话一次次被打破。在记者采访时,为迷惑敌人,谢晋元假称800人,才有了这八百壮士之说。

在四行仓库保卫战中,在日军精良的装备面前,手榴弹就像以卵击石般不起作用。在日军猛烈的进攻下,有几面墙已经出现明显的坍塌,此时的日军小队正在安装炸药,企图对墙体进行爆破。危急之时,一个战士在自己的身上捆满了炸药,将一块写着“舍生取义,儿所愿也”的血布交给了战友,说了句“交给我妈”,并郑重地行了个军礼,还没来得及跳下,无情的子弹就穿透了他的身体。这名战士忍着剧痛拉响导火索,从六层楼上纵身一跃,跳进了日军突袭小队之中,与十几个日军同归于尽。他就是陈树生,牺牲时年仅21岁。

陈树生的纵身一跃并没有阻止日军的疯狂行为,紧接着日军又接连发动了攻击。这时又有人站起来,他们和陈树生一样,把自己变成一个个“炸药包”。他们没有一丝迟疑,没有一丝彷徨,果断地拉响导火索,大声地喊出自己和家乡的名字,毫不犹豫地跳下去。这一连串动作在转瞬间完成,随即化为四行仓库中的硝烟和尘埃……日军终于撤退了,战士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又一次阻止了日军的进攻!

精彩的片段在我脑海中不断闪现:端午,一个普通的战士,从起初的胆小,到参加“敢死小队”牺牲自我,关键时刻激发出的血性,使他从一个畏惧犹豫的新兵成长为视死如归的战士。他在国家危难之际的选择与觉醒,让我认识到:即使我们是平凡的人,也能做出不平凡的举动,也能显出中华民族在危难时刻那股不屈不挠的韧性。

电影结束几个小时了,我的心中仍然波涛汹涌。片头打在银幕上的那句话“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不断浮现在我的眼前。

这部电影不仅能让我们铭记历史,还对当下防疫具有激励作用。在疫情来临之际,那些医护人员就像《八佰》中的勇士一样,有着坚持不懈、不惧危险的精神,冲向“前线”保护我们。有一位医护人员曾说过:“我只是一个小医生,但这么多小医生聚集在一起,就拥有了战胜疫情的力量。”外卖骑手吴辉,在疫情期间曾接到医院呼吸外科的订单,备注写着“妈妈做的饭给爸爸送去,我爸爸是前线医生。谢谢小哥了。”他当即决定:这样的单我必须送。这种精神让我们对未来充满希望——虽然我们都是一个个普通人,但只要团结在一起,民族的韧性就不会折断,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一定能够实现 。

翻开历史的画卷,中华儿女金戈铁马誓死报国的场面一幅幅展开。他们没有超人般的能力,也没有金刚不坏之身,更没有传奇中的身怀绝技。他们只是平凡的人,只因有一颗火热的爱国之心,使他们拥有了不平凡的精神。我想,不管是抗日战争中最平凡的人物,还是冲在疫情一线中最普通的医生,都是值得我们去铭记的英雄。我们每一个普通人,虽然生而平凡,但都如英雄一般,坚定地守护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我们强大的中国。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