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 郝旭光
01
送别惠园衿佩客, 视频聚首入云中。
冰心一片行君思, 不教烟霏锁昊穹。
02
谁称师者讲台前?整理行装可算难?
四体更勤挥汗处, 梦中衿佩入云端。
03
有校难回厉疾愁, 行囊期盼几时求?
暑天谁见穿金甲?一片冰心尽可留。
今年情况特殊,需要老师为毕业生整理行李。老师们除了需要付出体力和耐心,还需要高度自律和尊重:绝对避免知道同学的秘密,尊重同学的隐私。所以打包过程中,必须两位老师一组,全程视频直播,被帮忙的同学“全程云端”。中国的大学老师:稳稳凭才华站住讲台,多多靠学术发表论文,默默凭关爱整理打包。
我们人力资源与组织行为学系的老中青4位男老师,负责整理汇美楼4XX房间4位本科同学、汇忠楼6XX房间3位博士同学的行李。先做好提前建微信群、开通腾讯会议、取得每名同学电子签名的委托书等准备工作。上午从8点20分开始到中午12点30分,下午1点30分到4点结束,一共打了33个行李包。具体工作流程:从物资集中点领取纸箱——搬到楼下——抬到楼上——底部支箱——封胶固定——沟通——收拾——装箱——确认——封箱——顶部打包固定。多余的箱子重新送回集中点。汇美楼离集中点距离近,不那么辛苦。汇忠楼距离太远,搬15个空箱子比较辛苦。关键是行李整理过程要全程直播,先跟学生沟通,确认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找出来单独存放。再跟同学反复确认,什么物品保留,什么不要了。东西整理好装箱后,还要请同学通过视频重新审视床上床下、桌子上下、抽屉内外、柜子每层,在同学全方位无死角检查以后,封箱打包。这期间同学也在仔细斟酌,可以随时请求老师将前面决定废弃的一些物品重新整理。同学心疼暑热天气老师辛苦,经常会主动多扔一些东西,以减轻老师的工作量。针对这种情况,老师觉得价值较高,或者以后可能需要的一些物品会劝说、建议同学予以保留。但老师们不会建议同学哪些东西不需要,应该扔掉,这也是职业规范吧。这个过程充分反映了老师的责任心,也反映了师生相互体谅、相互关心。
说实话,随着社会化服务的普及,很多老师可能平时很少做这样的体力活儿了,自己和家人的行李也未必是亲自整理。但这次情况特殊,空前是肯定的,恐怕以后也不会再出现。对我们老师来说,这是人生难得的经历,非常富有纪念意义。不讲宏观的大道理,诸如教书育人,言传身教等等,只讲微观的小道理,这也是与同学们互相成全、一起成长,在特殊岗位特殊时期,为抗击疫情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更重要的是关爱和换位思考。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要激活学生内心最好的一面,通常需要关爱: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我们该做些什么?另外,设身处地想想,自己的孩子如果遇到困难,是不是也希望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这或许是老师们一起上阵、聚力同心、任劳任怨的最朴素的感情原因吧。
不过,整理行李,绝对是个体力活儿,同时也是脑力活儿。第一天下来,还只是感到十分疲惫,浑身散架的感觉第二天就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