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到 品诗词

发布时间:2019-12-23 期号:

【编者按】

  明天就是冬至节气了。冬至是中国农历中的一个重要节气,也是汉族传统节日之一。其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阳历 12 月 21 日至 23 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

  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人们最初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到来。由于冬至特定的节气和自然环境,文人墨客会感叹时光与人生,感叹岁末与寒冬,讴歌冬至节。让我们一起品味冬至诗词,把失意付之清酒,化作诗意一片。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赏析】全诗语言质朴无华而韵味含蓄,构思精巧别致,运用想象等手法,表现出淡淡的思乡之愁以及浓浓的怀亲之意。

 

冬至宿杨梅馆

【唐】白居易

十一月中长至夜,三千里外远行人。

若为独宿杨梅馆,冷枕单床一病身。

  【赏析】那一年的冬至,诗人无法跟家人团聚,一个人在外孤单地度过,身边连可以把酒言欢、推杯换盏的朋友都没有。诗人用“独”“冷”“单”“病”四个字,写出了他宦游在外的孤独寂寞之情。

 

冬至

【唐】杜 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

  【赏析】诗的首联和颔联写眼前之景,言诗人旅居冬至的情形;颈联和尾联写诗人由冬至而回忆起长安的冬至日情形。全诗由诗人一己的漂泊流浪联想到朝廷,集中体现了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八句皆对,律对严整,感情深挚,具有杜诗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小至

【唐】杜 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赏析】诗圣杜甫《小至》诗中的“小至”,是指冬至日的第二天(一说前一天)。

  此诗描写了冬至前后的时令变化,不仅用刺绣添线写出了白昼增长,还用河边柳树即将泛绿、山上梅花冲寒欲放生动地写出了冬天里孕育着春天的景象。诗的末二句写眼前景物唤起了他对故乡的回忆。虽然身处异乡,但云物不殊,所以诗人教儿斟酒,举杯痛饮。这举动和诗中写冬天里孕育着春天气氛的基调是一致的,都反映出诗人难得的舒适心情。

 

冬至后招于秀才

【唐】王 建

日近山红暖气新,

一阳先入御沟春。

闻闲立马重来此,

沐浴明年称意身。

  【赏析】功成名就、美好的心愿都成为现实。恰巧佳节又逢大喜,表达了作者希望明年会更好的美好心愿。

冬至日独游吉祥寺

【宋】苏 轼

井底微阳回未回,

萧萧寒雨湿枯荄。

何人更似苏夫子,

不是花时肯独来。

  【赏析】此诗主要描写了作者冬至日独游吉祥寺的所见所闻,表达出作者“哪怕不是花开之时,又有谁愿意像我一样独自前来”之感。

 

冬至感怀

【宋】梅尧臣

衔泣想慈颜,感物哀不平。

自古九泉死,靡随新阳生。

禀命异草木,彼将羡勾萌。

人实嗣其世,一衰复一荣。

  【赏析】一起一落才是人生。荣辱盛衰,往复循环,那又何必感伤冬季万物的凋零?它们随着新阳总会重现生机,映射出作者不会被一时的失意和落魄所打倒的坚韧气质。

 

辛酉冬至

【宋】陆 游 

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

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

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

  【赏析】整首诗以质朴而深沉的语言写出了家中冬至日的日常活动。结尾的梦境拓展了诗意,也符合冬至到,阳气始生,春将归的自然规律,也包含诗人的人生感触。

 

西江月·丙午冬至

【宋】吴文英 

  添线绣床人倦,翻香罗幕烟斜。五更箫鼓贵人家。门外晓寒嘶马。

  帽压半檐朝雪,镜开千靥春霞。小帘沽酒看梅花。梦到林逋山下。

  【赏析】上阙为贫富对比,“添线绣床人倦”“五更箫鼓贵人家”写出贫寒之家冬至夜仍需通宵干活,妇女坐在绣床前漏夜刺绣,而富贵人家彻夜箫鼓不绝以示庆贺,反映出当时社会上的不平等。下阙述己过冬至夜的情景,词人舒适地在帘内饮酒赏花,醉梦中好象到了孤山下游赏梅花一样,这说明词人虽属“寒士”,终是有酒度岁。这首词以对比来抒情,兼有自嘲之意在里面。

 

冬至吟

【宋】邵 雍

何者谓之几,天根理极微。

今年初尽处,明日未来时。

此际易得意,其间难下辞。

人能知此意,何事不能知。

  【赏析】何必为了今年将尽而悲伤,这不正是明年的开始吗?凡事都能辩证看待,还有什么不能想明白的呢?此诗表达出诗人豁达的心态与胸怀。

(刘式歌  整理)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