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未来的脊梁

发布时间:2019-10-23 期号:
北京市第四中学学生  芮泽华
  在平静而美好的生活中,物质生活安逸,似乎只需为了高考和前途忧虑的我们,今年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盛世华诞而震撼。但是,国家真的只是政治课中“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吗?“我和我的祖国”真的只是一句已经听惯了的歌词吗?
  早年我在新疆上学的时候,曾跟随父亲到中哈边界的小白杨哨所。那里有一群精神饱满的士兵,他们的神情不像电视新闻里那般坚毅果绝,反而充满了生机与快乐。当和他们一起在哨所吃午饭时,父亲问一位战士为什么从数百里外的家乡来这里,那位战士说:“这里的生活特别有干劲,最主要的是觉得自己有一种责任,也就有了一种意义,感觉自己是被国家和别人需要的。”
  我当时并没有认真琢磨他的话,只是觉得莫名振奋。现在回想起那位战士的话,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每个人都需有理想与使命感,而祖国正给了我们这样一种理想与使命感。本来荒凉的边疆,让戍边的士兵充满了荣耀和干劲。祖国给予了让个体生命为生活奋斗下去的希望和生命意义的归属,让原本渺小的生命激发出更强大的力量去保护祖国和更多的人。这就是“我”与“我的祖国”的联系。
  新疆曾带给我无数力量。小白杨哨所旁挺拔坚韧的白杨树和豪壮粗犷的山峦给我进行了精神上的洗礼,还有那辽远的天地、洁白的雪域、热烈的风情、凄美的大漠,也已把新疆的品质注入了我的灵魂。我常常被它们影响、震撼与激励。如果新疆不是祖国的一部分,我们将会失去与那片绝美土地的深厚联结,那力量也就不会成为我生命中的印记。
  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都是文化意识的载体。江南游学时,我走在离家千里的土地上,一座座园林、一处处屋舍带给我深深的文化洗礼。我感觉自己找到了根脉中深藏的文化人格,那是讲不清道不完的中国烙印。国家,不只是一个政治性的概念,更是在人们身上流淌的文化血液,她使我们有了独特的深层品格以及归属感。“祖国在我心中”,其实不仅是我们每天口口声声说要爱国,更是意味着祖国把丰富的文化血脉和精神品质注入了我们的心灵。“我和我的祖国,像海和浪花一朵”,这描述的是祖国和每个个体融为一体,我们每个人都是祖国的象征和代表。祖国,其实就是每一个“我”。没有了祖国,我们的身份也就不再完整。
  我和同学还对明末五人墓烈士的行为进行了思考。最初我们不解,他们为了一个王朝而丧失自己的生命有什么值得歌颂的,后来才意识到,他们为的不是王朝,而是为了心中的正义,为了把中国人那顽强不屈的精神传播给后人。他们激励着无数后人,不能只为了眼前和个人而活。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精神传递,才会有后来那些在战场、在边疆、在科研室、在乡间、在书案前默默奉献自我的“中国的脊梁”。正是有了他们的负重前行,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岁月静好。
  鲁迅先生曾说过,中国自古以来便有着光辉盖过帝王将相的“中国的脊梁”。虽然生命有许多有意义的方向,不需要人人都去做脊梁,但作为四中的学生,每周唱着“肩负着人民的希望”“要实现辉煌的理想”,至少不应该成为被不屑与自私侵蚀的人。尊重和热爱永远都是美好高尚的品行。如果你没有体会过祖国和集体带给你的力量,那就请你至少懂得尊重那些怀着热情与信念的人们。
  借此机会,回顾一下王道元先生的训诫:“诸生方盛年,志高而气锐,将欲厚其积储以大效于世耶?抑将浅尝自放以侪于俗耶?是不可不审所处矣。诸生勉乎哉!”我们选择了四中,就应该理解四中传承的精神内涵。
  而在当下,我们要做的其实不用太多,就是踏踏实实地积累自己的学识与阅历,不要总是抱怨或不屑,不要做一个“头重脚轻根底浅,嘴尖皮厚腹中空”的人。我相信,当你的所见所学逐渐深厚起来的时候,就会意识到我和我的祖国之间这美好而纯洁的联系,意识到她带给你的力量!而作为有担当的四中人,我希望我们能带着中国伟大的精神走下去,去做中国未来的脊梁!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