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祖国共成长
发布时间:2019-10-16
期号: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附属中学教师 王 晶
我是一名历史老师。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祖国那些令人激动的时刻不断浮现在我的脑海。
1949年10月1日,大地欢声雷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毛主席按动电钮,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这一刻,令“我”激动不已,立志建设中国。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石油工业十分落后、十分薄弱。石油会战,结束“洋油”时代的胜利是我们志在必得的首要任务。这其中就有铁人王进喜的贡献。1960年,他率领钻井队艰苦创业,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并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打第二口井时突然发生井喷,当时没有压井用的重晶石粉,王进喜决定用水泥代替;没有搅拌机,他不顾腿伤,带头跳进泥浆池里用身体搅拌,经全队工人奋战,终于制服井喷。对祖国建设事业雷厉风行的铁人王进喜,生活中却没来得及与妻女拍一张全家福就离开了。新中国的建设者,你们是祖国成长的奠基人。
中国珠峰北坡,曾被世界登山家称之为“飞鸟都无法逾越的地方”。而今这里架设了“中国梯”,为1300名攀登者的登山梦想提供了帮助。然而,“中国梯”的搭建,却是新中国第一批登山队员奋不顾身、勇往直前的结果。在第一次登顶珠峰的时候,登山队员在第二台阶遇到了危险,队员刘连满做人梯想要托举队友攀越第二台阶,但因为体力消耗过大最终只能放弃登顶,所以第二次登顶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在最艰难的第二台阶中搭建一个梯子来降低攀登的难度,没想到这样一个小小的工作,却难住了登山队员。由于氧气稀薄,在高原上的每一步都迈得十分艰难。他们整整一天才完成了这项工作。讲述这个故事的是中国登山队的夏伯渝老人,他穿戴假肢,却迈着矫健的步伐,登上了顶峰。是的,你们的伟大铸就祖国成长!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这个把凤阳花鼓唱得清清苦苦的小村庄,有18位农民开始试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后中国的农村改革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当时的书记向村民保证:有事儿我担着,但请你们帮我把儿子养到18岁!改革开放带给中国的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时期,你们与祖国共成长!
20世纪90年代,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母亲的怀抱。那时,我是一名高中生,我坐在教室里观看香港、澳门回归的实况转播。我记得当时老师的慷慨激昂,更记得自己内心的激动与骄傲!小小的“我”见证了祖国的成长!
如今,新时代的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社会安定富足,具有强大的国际影响力。新中国从一穷二白,到“两弹一星”成功发射,从举办奥运会到自主制造航空母舰,一代一代的中华儿女,见证着祖国的成长。“我”是中华儿女,“我”与祖国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