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温柔对待孩子——观《哪吒》有感

发布时间:2019-09-11 期号:

北京理工大学附中高中部 刘润芳

  从小到大,看过多个版本的哪吒。这么多的版本有一点是相同的:哪吒有一个不喜欢他甚至欲除之而后快的父亲。至于母亲,除了《凤鸣岐山》刻画了一位为哪吒离开家、离开丈夫,陪儿子建功立业的十娘,其他均着墨不多。

  或许是已为人母的缘故吧,《哪吒——魔童降世》中有几处细节深深打动了我。

  哪吒降世,陈塘关百姓惶恐不安,跪求李靖杀死魔丸。这时,哪吒的母亲冲了过来,一把把儿子抱在怀里。她说,这是我的孩子,孩子是无辜的。正是她的一番话,打动了李靖和太乙真人,也是她温柔地对哪吒说“别怕,娘在这里”,才让暴戾的魔童渐渐平静下来。作为一位母亲,保护自己的孩子是本能,但能直面众人的非议,护孩子周全,并不是每一位母亲都能做到的。

  哪吒被关在家里,无聊至极,损毁了园舍中许多物品。母亲没有丝毫不悦和斥责,反而想尽办法哄儿子开心。即使被哪吒踢来的毽子一次又一次撞飞,她仍然很开心,因为她看到了哪吒开心的笑容。或许在她看来,真正为孩子好,就应该让他开心快乐。

  小小的结界困不住哪吒,太乙真人只好把哪吒关进了山河图中修炼。哪吒特别不开心,躺在石头上装睡。母亲走过来,坐在他身边,温柔地和他谈心。母亲的一番话,说进了哪吒心里。他想起自己第一次走出结界时,遇到了一个想和他踢毽子的小女孩,可他刚要和她玩,女孩的家长就惊慌地跑过来把她抱走了。街上的行人看到他纷纷逃走,对面的小孩子们向他投掷东西,骂他是“妖怪”。哪吒哭了,原来母亲是理解他的。母亲还告诉他,不要在意别人的看法,要是能帮助陈塘关百姓斩妖除魔,他们一定会接受你的。两次看到这里,我都泪流满面,忍不住问自己:你真正理解你的孩子吗?你曾经为处于困境中的他指明出路吗?

  哪吒说:“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算。”其实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他对自己的认知就是父母对他的评价。一个孩子是魔是仙,取决于他的父母,特别是母亲怎么看待他。孩子一出生就处在舆论之中,长得好看不好看,聪明不聪明,懂事不懂事……七大姑八大姨总是会时不时说上几句,看似不打紧,但怕人多嘴杂,怕口耳相传,“他家孩子可丑了”“他家孩子可笨了”……母亲如果不够坚定,听进这些闲言碎语,评价孩子时难免带情绪,“我和你爸都是高学历,你的学习成绩怎么这么差?”“我干什么事都很有规划,你怎么就非得等别人催?”时间久了,孩子会把这些评价当成自己的标签,“我很笨”“我缺乏计划性”。我们的孩子虽不是魔童降世,但难免没有缺点,如果缺点被不断放大,孩子就会丧失自信心。试想,如果哪吒的母亲每天都对哪吒说“你是魔童降世,三年后天劫你就该死了”,恐怕哪吒早就一把火烧了陈塘关了。

  电影中还有一幕让我久久不能忘怀。哪吒与敖丙之战,为了打败敖丙,他不得已打开了乾坤圈,但他把乾坤圈套在了手腕上,因为“不能全开,全开会失去意识。”看到这里,我更加确信,哪吒的母亲成功了,她培养了一个懂得自律的孩子。

  向哪吒的母亲学习吧,温柔地对待孩子,无条件地爱孩子,不是无原则的纵容,而是当他遭受非议时,勇敢地和他站在一起;理解他的处境,相信他会成为最好的自己,尽自己所能让他每一天都过得快乐!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