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深沉的爱叫父亲
发布时间:2019-06-19
期号:
【编者按】
小时候,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超级英雄,他有最宽厚的肩膀、最伟岸的身躯,为我们挡风遮雨,保护着我们,是我们最大的安慰,他便是父亲。这个男人总是面带严厉,不善言辞,却总是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守护着我们,给予我们最深沉的爱。仔细回想就会发现,在受委屈时第一个替你打抱不平的人是父亲,在受挫折时第一个安慰你鼓励你的人也是父亲。父亲,为我们撑起最广阔的一片天。
很多时候,“父亲”一词更多地意味着责任与担当。他们丢弃了自己的“孩子气”,在外打拼努力工作,只为给我们最好的生活,让我们健康、无虑地长大。希望时光慢些,从前在父亲羽翼下躲藏的孩子已经长大了,今后让我们来照顾父亲,给他最多的爱。
在父亲节来临之际,让我们说声:“爸爸,节日快乐,我爱您!”
父 亲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生 蔡梦雨
我出生的时候,父亲32岁;我 18 岁考上大学,父亲 50 岁。他总是开玩笑跟我说:“年过半百,膝下无儿,只有一女。”却不知我每每听到“年过半百”这样的形容有多么心酸。尽管我表面上笑着,但心里总会默默祈祷,希望时间过得慢一点,再慢一点。
小时候,我常听父亲说:“你爷爷年纪大了。”但那时的我并不明白年纪大了意味着什么。当我懂得之后,才发现原来父亲也不再年轻。
去年春节前后,父亲牙疼得什么都吃不下。他问我第二天是不是没课。我说有。他只好瘪瘪嘴嘟囔着:“我还想让你陪我去看牙呢。”“我可以请假。”“算了吧,你还是去学校吧。”我才意识到,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已经像个小孩子一样需要我的陪伴了。小时候的我们,觉得父亲像超人,长大后才发觉,父亲不过是个普通人,会慢慢老去,会经历生老病死。时间是残忍却又公平的,它让我们长大,让我们慢慢读懂了父亲的爱。
那天早上送父亲出门的一刻,我忽然懂得了父亲说爷爷年纪大了时那种复杂的心情,那是心酸和无能为力。
我陪父亲吃饭时,谈起了小时候的事。曾经无比抗拒的管教、无比厌烦的唠叨,却在时间的印证下证明了父亲的正确。他说学习的时候不要做别的事,我不听,现在才明白效率有多重要;他说要认真对待错误的地方,我懒得改,现在才知道没有那么多次机会让我犯错;他说不能动不动就生气,我不信,现在才理解不是所有人都会那么包容我。他所懂得的道理,早就说给我听了。也许他也曾经得到过教训,但直到现在我才明白,尽管摔跟头的记忆会更加深刻,父亲还是希望我能少走弯路、一生顺利。
十年前,我仰望着您;十年后,我越来越像您。平时在外看到小孩子和爸爸相处,我总会想起自己的那些年少岁月。父亲也是这样,一步步教会我生活,教会我做人。从保护者到教育者再到朋友,父亲为了我的成长转换着角色,爱却始终如一。我从无知婴孩长大成人,父亲用潜移默化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让我成长为像他一样的人。
总有一天,我会有自己的家庭,不能像现在这样陪伴在父亲身边。父亲也会渐渐老去。我无法阻止时间流逝,但我会尽自己所能去回报和感恩父亲。
父爱如水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学生 官 鑫
又是一年父亲节。转眼间,父亲已经陪伴我走过16个春秋冬夏。都说父爱如山,深沉内敛,但父亲对我的爱,更像涓涓细流,伴随着时光汩汩地流进我心田,滋养着我成长。
总听人说“慈母严父”,而我们家却是“慈父严母”。从小到大,父亲总是护着我、疼着我,很少批评我。有一次,我不小心打碎了母亲新买的香水瓶。母亲很生气,大声斥责了我一通。我害怕地大哭起来。站在一旁的父亲立马走过来安慰我,一边安抚我的情绪,一边和母亲讲着道理:“打碎了香水瓶是孩子不对,可这毕竟不是什么原则性问题,犯了错下次注意就行了,你别再责备她了!”听了父亲的话,母亲的面色温和起来。我也慢慢停止了哭喊。父爱是温柔的溪流,是无时无刻的宽容、理解和呵护。
平时父亲在家很少做饭,做出来的饭也总被我和母亲挑三拣四。有一天放学回家,我突然想起母亲出差了,一种担心油然而生。“母亲不在家,真不知道晚饭该怎么办!”我轻轻转动门锁,头脑中浮现出父亲躺在沙发上看足球比赛、询问我点什么外卖的情景。门开的一瞬间,一阵香气扑鼻而来。我连忙看向厨房,只见父亲手拿铲子不熟练地在锅中翻腾,还不时地擦擦头上汗。父亲见我回来了,不好意思地一笑,说道:“今儿妈妈不在,我给你做饭,你凑活吃吃!”父亲把面条端上了桌,眼神充满期待地望着我。我细细品尝,虽然不论是面相还是味道都无法和母亲做的相比,但我尝出了父亲的用心。父爱是清泉,是那碗卖相不佳却充满浓浓爱意的面条。
中考临近,我非常紧张,压力很大,晚上经常难以入睡。父亲为了让我放松,常在深更半夜与我谈心。他那温暖的大手轻轻抚摸着我的后背,让我感到无比踏实。他用轻柔的嗓音诉说着,和我讲起他小时候的故事,讲起他上学时学校里发生的事,讲起他当时面对考试失利也曾心情低落,但经过调整重整旗鼓。我被他的话所吸引,渐渐放松下来。12点、凌晨1点……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可我仍然难以入眠。父亲也非常疲倦,但他还强忍着困意陪着我,不停地为我排解着紧张情绪。终于,我进入了梦乡,父亲也放心入睡了。
第二天,父亲仍然早起给我做饭收拾。看到他的黑眼圈比平时更重,又想起昨晚他陪我的一幕幕,我的眼眶不禁湿润了。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父亲的爱,感受到父亲为了我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父爱是海,是中考前夜不眠不休的彻夜陪伴。
亲爱的爸爸,感谢您陪伴我成长。我爱您!
父亲的车厢
北京市京源学校学生 王语嫣
去年十一假期前一天晚上,父亲聚餐后回家,把我叫到一边,面色有些凝重,一改往日酒后的“活跃”。他坐在床头,凝止的双眼在暗淡的灯光下有些晶莹,“丫头,我想我爸妈了。”他说。
听到这句话时,我一下懵了。高大坚强从不流露软弱和悲伤的顶梁柱,竟然说出这样一句有些委屈、柔柔的话。
“怎么突然这么说?”我试探地问他。
“以前的吃饭都叫应酬,社交礼仪、商业活动,比比皆是,没法推辞。但刚刚我和几个多年未见的老乡兼战友见面,几个人不用特意打扮,几碗热乎的油泼面,人手一份辣椒蒜调料,聊了几小时家乡,感觉特亲切,那才是我家乡的人啊。”父亲有了些笑意,“然后我想起了你爷奶。冬天的陕西冷,你奶就着窗子透来的光用麻绳给我们哥仨缝鞋。那时候上学,你奶给我装上几个大白面膜和一瓶子辣子酱当午饭。我每天放学回家就去拾草,种地……”
“我想回家了。”这是父亲那天晚上说的最后一句话。
其实我很想对他说:“爸,您想回的,是不是那一段时光?”在那里,您没吃过一次饱饭,没舍得丢下一只被竹节夹着的铅笔,没浪费过一张写破的麻纸,只有那一片会随时迷眼的黄沙,那间凿破土山的窑洞,随处跑的兔子和猪,陪伴着您的童年,直到十六岁的您当兵离开。是那方土地、那段岁月给了您一个故事的结束和一段记忆的开始。
时代的烙印,刻在每个人的幸福与苦难里。乡愁,从出生开始就被我们揣在身上,成了我们与家乡唯一且长情的信物。
10月2日早上6点,父亲真的开始收拾回家的行李。从前他出差都会拿个咖色的行李箱,赶着航班或是在港口出海,那是在我看来父亲最标准的装配。而那天的他背着一个小黑包,鼓鼓的,衣衫薄薄的,颇有流浪者回乡之感。就这样,他坐着火车回家去了。
那天上午,我匆匆赶写作业,竟忘了有位远行的游子刚刚踏上回家的归途。我急忙给父亲发微信,问他到哪了、怎么样。他给我发来一段几秒的视频:被大包小包塞满的架子,几朵云从窗边掠过,草木不如盛夏,却依旧张扬。下面备注:没座,地上坐着。
我差点笑出声:父亲是个绝对严谨的人,出去玩绝不吃路边摊,绝不住脏乱差的宾馆,做事从来都提前规划好,他在的地方永远整洁如新。不仅对自己要求严,对别人也是。我的书桌、花盆摆放、衣服分类都是他评议的对象。怎么这会儿竟能忍受坐地上?
“这辈子,也就是回家,即使没座了也愿意,腰疼也愿意忍着。”他回我。父亲的表情应该是他打破自己的规矩后最骄傲的一回吧。
我突发奇想,给他出了个作文题:你正在经历一段别样的回家旅程。回想过去青涩的你从那里离开,到成熟的你再次重返。请你想象自己是一个平凡的漂泊的人,买了没有座位的回程票。想象你的人生在向回流逝,微颠簸的车厢是一列单程火车,不是通往未来,而是通往过去。你有什么感悟,请跟大家分享一下。唯一写作要求:写出情致。
果然是军人出身,父亲交上来的作文洋洋洒洒,其中不乏发自肺腑的小感悟:红是陕西的情怀。红辣椒伴随我的童年、少年,直至现在——作为一个美丽少女的父亲,我永远留恋这种味道。它是浓浓的乡愁。从老家出来这么多年,现在市场经济如此发达,但我仍然经常寻找故乡的味道。每次商贩告诉我‘这是西北的辣椒’,我不用尝,看一眼便知道是不是。老家的辣椒皮薄肉厚,籽多不辣,还有一种淡淡的清香:辣而不烈!跟陕西人一样透着一种憨憨的倔!
“买了个汉堡,准备下车。”父亲给我发消息。
傍晚,父亲熬过艰难的车程,在长达五小时的等待里,随着列车缓缓进入站台。回忆的电影一点点倒带,一帧一帧,帮父亲重拾回忆。
感谢这节没有座位的车厢,成为让父亲重拾过往的载体,让他从奔忙中抽身,回首前尘幸事。我知道,那时的父亲是幸福的。今后的路,我愿陪着他一起走,让他不再孤单,永远这样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