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时空的交流
发布时间:2019-05-27
期号: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丽泽中学学生 牟婧瑄
这是一间半掩着的小草屋,四周环绕着小巧的篱笆。“咦?这是穿越到了哪朝哪代啦?”只听得屋中隐隐传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吟诵声。是不是穿越到了东晋?屋中之人,莫非是我仰慕已久的大诗人陶渊明?我欣喜欲狂,环顾四周,发现这座小草屋坐落在群山脚下,看来他真是性本爱丘山呀。
我走近草屋,推开黄绿色的竹门,只见庭院中干净整洁,种满花花草草和庄稼,验证了那句“草盛豆苗稀”,当然种得最多的还是菊花。我正盯着菊花出神,只见屋内走出一位手捧诗书两鬓斑白的老者。我立刻上前行礼,恭敬地问:“您就是陶渊明老先生吧?”诗人笑着点点头:“今天贵客到访寒舍。有何贵干?”我见诗人如此爽快,便将心中最大的疑惑脱口而出:“您少年时怀有兼济天下苍生志向,儒家说达则兼济天下,您选择了退出官场,请问您甘心吗?”
陶渊明老先生眉峰攒聚,继而一声喟然长叹:“谁人知我心中的苦衷,我朝由于门阀制度的存在,像我这样的庶族寒门出生的人不可能突破门阀士族对高官权位的垄断。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的理想是难以化为现实的。你不见我所做的也不过是祭酒、参军、县丞一类的芝麻小官吗?”
哦!还真是。我恍然大悟,忍不住继续追问:“您真是生不逢时,壮志无法施展。可即使当小官也能造福一方百姓,您为何连小官也不做呢?是相不中吗?”
老先生听罢我的话,表情有点哭笑不得。他摆摆手,严肃解释道:“不是,不是。我虽志存高远,但如果能有清明的政治环境让我造福一方百姓,我还是很愿意的,可惜啊,可惜!”他边说边摇头。
“官场黑暗,我不得不降志辱身和一些官场人物虚与委蛇。我早就想摆脱那种生活了,但考虑到家中生活无以为继,只能为了俸禄无奈做官。”他露出痛苦的表情,眼睛看着眼前的青山,痛苦的神情在慢慢消退。
终于,他面露微笑说:“到我39岁时,多年来的经历使我的思想发生了质的变化。我开始向往农耕生活,想追求心灵的宁静与淡泊。最终在任彭泽县令时,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愤而辞官,不再彷徨,义无反顾地结庐于此了。”
到此时,我才真正懂得陶渊明。原来,年轻时的陶渊明虽有鸿鹄之志,却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年月里一腔抱负无法实现。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这才是他归隐田园的真正原因啊!
我用同情和理解的目光看向这位可敬的老先生。他又抖抖宽大的衣袖,露出右手,托住身边一朵傲然挺立的菊花:“你看这菊花,它没有牡丹艳丽,却生性高洁,傲霜斗雪,是我最爱看的花!”我不禁想起这句话来:“菊,花之隐逸者也!”
“晋陶渊明独爱菊。”嘴里背着这句课文,我从梦中醒来。原来,我在梦中见到了陶渊明先生,人淡如菊的老先生啊!我醒来后,菊花的幽香似乎还在空气中若淡若浓!
(推荐教师:陈新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