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八
发布时间:2019-05-20
期号: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学生 孙熙涵
公元2049年,中国经济科技迅猛发展,成为首屈一指的超级大国。但在此时,我们发现了一个严重问题:科技发展了、经济强大了,渊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却渐渐被人们所漠视。由此,新出台的《星期八法》规定:每周由公元纪年的七天改为八天,政府将在星期八这天把传统文化内容于互联网上全覆盖并监测……
“现在是飞跃纪年8年8月8日早8点,国务院提醒您今天是星期八,AI系统切换中……”晨曦钻入窗,宛若将一把金粉倾洒向这个弹出的报时窗口,与它一齐悬浮在我眼前。我望向窗外的蓝天,思索着这周想借助科技探索的传统文化。忽地,几只起舞的鸟儿给了我答案。我立刻轻点墙面,激活出一个信息窗口,语音输入道:“风筝。” 顿时,关于风筝的历史、样式、制作等内容迅速分成了许多小的悬浮窗口,互联网自动整理并合成的全息影像将我“包围”起来,和着人工智能抑扬顿挫的知识讲解,我沉浸在风筝始自东周的悠久历史、林林总总的美丽图案、乘风而上的巧妙原理中。
所谓“绝知此事要躬行”,而我对这场“实践”早已迫不及待。我调出了风筝结构的影像,小心翼翼地点击了“四维透视”按钮。一瞬间,眼前的三维画面被放大成四维影像。就这样清晰地观察了风筝的结构后,我跃跃欲试进入了“VR组装”,眼前零散的所有风筝部件仿佛使我进入了“组装工作室”。于是,我便在系统的指导提示下仔细地开始了“工作”:先将浸水的竹篾用“刀”劈开三分之一,修半形做出骨架,然后慢慢屈曲贴在粗糙的马拉纸上,再将风筝的尾巴扎好并把牛皮线成一斜角系在风筝上,最后扎染上色、绘制图案……几滴汗珠悬在我的发梢,脖子、肩膀、胳膊都有些酸痛起来,我不禁想:那些技艺高超的民间艺人究竟如何在一间狭小的工作室里坚持几十年并创造出那么精湛的作品呢?
夜幕悄然来临,几颗星星相伴依偎在夕阳的晕染下。我激动地按下“3D打印”按钮,制作了一天的风筝经历了种种困难终于完成,缓缓地呈现在“3D打印”下。捧起自己亲手制作的风筝,我的脑海中“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场景随之浮现,我仿佛闻到了古老的春天的气息,一丝熟悉的温暖与感动刹那间涌上心头。
我移步窗前,只见城市里家家户户的无数信息窗口中,或是飘逸生动的书法,或是红粉相间的剪纸,或是吉祥如意的中国结……它们在夜色的映衬下汇聚成一条五彩斑斓的璀璨银河,闪烁不息,使正陶醉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我在这个星期八的夜晚被深深震撼。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下,生活在幸福与便捷中的我们宛如空中伴着暖风翱翔的风筝,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是牵住风筝的那根线;它们相互陪伴、相互依存,舞出了独一无二的灿烂芳华。所以,无论身在何处,或将要去往何方,都离不开、更不应忘记自己的“根”。那根,就是绵延了几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时光,就在此刻慢下来吧,让我们去拥抱我们的根……
我拿着风筝,心里想着:“明天就去风中放飞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