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教会了我爱

发布时间:2019-05-15 期号:
北京市第四中学人文班学生 李芳瑜
  儿童绘本里,毛茸茸的熊宝宝把小脑袋埋到妈妈的怀里,“妈妈,我好爱你,你爱我吗?”“当然啦宝贝,你是上天给我最宝贵的礼物。”画上的熊妈妈抱紧了熊宝宝,她的眼睛幸福地眯着,像弯弯的月牙。
  绘本内外,几乎每个妈妈都会把孩子看作是上天送给她的最宝贵的礼物。而毛茸茸的小熊长大后,提起笔来想写一写自己的妈妈时,却发现:或许妈妈才是上天给自己的宝贵礼物。
  2017年12月,我在离家1800多公里的台湾,与来自台湾和新加坡的同龄人一起游学。在花莲的一条公路上,车慢悠悠地开着,车窗右边是平静温柔的太平洋。不知是谁先提议,让大家讲一讲“妈妈的味道”。
  看来不管是来自哪里的孩子,聊起妈妈来总会有说不尽的共同话题,车上不一会儿便热闹起来。话筒不知怎么就传到了我手里。我说,我可能得想一会儿。我抬起头,此时车正沿海岸向北行驶——那是我家的方向。
  “我的妈妈原来好严厉,”我慢慢地回忆,慢慢地讲:“我小时候体质不太好,她总赶我去楼下田径场,和田径队的大孩子一起训练。训练时间在下午5点——我妈做饭的时间。那时候她正学做窝头,常用一个大铁盆和窝头面。”
  “妈妈和我约定好:‘敲盆为号,’只要她推开窗户冲着操场一敲盆,我就结束训练回家吃饭。于是每到傍晚6点,我家三楼的窗户就会推开,我妈围着蓝色的碎花围裙探出半个身子,用擀面杖把铁盆敲得咣咣响:‘鱼——回家吃饭——有窝头——。’她底气特别足,声若洪钟。有一年新来了一个小队员,跑步时正听见,吓得差点摔倒在地。”
  他们开始笑,我回忆着妈妈脸上的表情,无意识间自己的嘴角也已快咧到耳朵根。
  前面传来领队陈老师的声音:“快给他们解释一下,大家还不知道窝头是什么。”
  我赶忙解释说,那是一种北方的面食,用棒子面和成。妈妈常常放很多红枣、甜豆、葡萄,再加一些红糖。辅料多到尝不出玉米面的滋味。
  “妈妈常说,这才是亲妈做的窝头。”我笑着补充道。
  故事讲完很久,我的心还徜徉在那温暖的幸福里。我想起妈妈的窝头因为红糖加得多而颜色很深,咬一口,甜丝丝的味道里透着玉米面的清香,再一口,就是满嘴的红枣和葡萄干的香甜;想起妈妈蓝色碎花的围裙与她怀抱里淡淡的油烟味与洗衣粉味;想起她站在阳台上看我一圈一圈跑步时脸上的神情……我的妈妈,和所有妈妈一样,她对我的爱渗透到生活的每个角落,大到能力的培养,小到一顿饭的口感,一条秋裤的增减。我的生活被这样无微不至的爱包围着,这是一种好大好大的幸福。
  而这种好大好大的幸福,还渗透到每一寸时光里,我的生命一直被它填满。妈妈会一边嘲笑我都快17岁了还要抱着毛绒小狗才肯睡觉,一边又悄悄地把小狗开线的地方修补好;她会默默在我书包里塞上一袋坚果,把保温杯里灌满秋梨膏;她甚至会带着一脸小女孩的傻笑和我聊八卦,凑过来和我一起看舞会的照片:“怎么样,我看这小伙子挺精神的诶……”
  我托着腮帮子望着宽广的太平洋,它广远深沉,孕育无数生命,它给我的感觉真像是妈妈。我的思绪在海天交界处奇怪地飞,忽然发觉,这个世界给我的第一个也是最珍贵的礼物,原来是妈妈。她用大海一样的爱在我心里孕育了很多美好、奇妙、有生命力的东西。也正是它们,组成了我看待世界的目光中,最饱含温情与善意的一部分。
  等车里再次安静下来,天已经擦黑了。我不知什么时候迷迷糊糊地睡着了,醒来时,大家都已睡得东倒西歪。我拉开窗帘,月出东方,清冷的光辉洒在公路旁边的森林上,万籁俱寂。
  手机忽然振动了一下,是妈妈在我们一家三口的群里发了一张照片——她在田径场拍的大月亮。
  “今晚北京月亮真大!鱼到哪儿啦?睡了没?”
  我在一片黑暗中盯着手机屏幕闪烁的微光,忽然明白了为什么“千里共婵娟”的词句能如此动人。
  或许连妈妈自己都不知道,她教给女儿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
  但我知道,那是爱。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