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说春
发布时间:2019-04-03
期号: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师 刘永成
春来说春。“春”是什么意思呢?
“春”字在金文中由三部分构成:上面一个“艹”(草字头);中间一个“屯”;下面一个“日”。
金文的“春”字

“草”和“日”不难理解——春天来了,气温升高,日照时间增长,草木开始生长——所以,古人用这些特征来象征春天。
可中间的“屯”又是什么意思呢?一般认为,“屯”在这里表发音。其实不然,“屯”在这里既表音也表义。
屯,金文的象形中为一刚从地面艰难拱出来的豆芽似的植物。
金文的“屯”字
篆书的“屯”字


一棵小小的植物从坚硬的土地中拱出来。所以,屯的基本意思应为“始”和“难”。春天是草木萌发的时节,春天又是一年四季的开始。所以,“春”字中的“屯”正好表示草木萌发,万象更新之义。正因为“屯”字有“始”和“难”的含义,后来从这些意思中引申出“屯留不进”“聚集”等意思。
篆书的“春”字进一步整齐化、文字化,但其字形结构没有大的变化,只是沿袭了金文的字形。
篆书的“春”字

把篆书“春”字的笔划拉直就是繁体的“春”字。
繁体的“春”字 萅
顺便说一下,《周易》六十四卦,除“乾”“坤”两卦之外,列在第一位的就是“屯”卦,其《彖(音tuàn)辞》说:“屯,刚柔始交难生。”也就是说,“屯”卦所表示的是“万事开头难”的“始”和“难”。
上述介绍的是金文、篆文和繁体的“春”字。而简体的“春”字既没有“艹”,也没有“屯”。我认为简体的“春”字是从舂米的“舂”字借来的。
“舂”字的金文和篆文都是双手持木杵临于“臼”之上,表示在“臼”中捣谷。
(金文的“舂”字)

(篆文的“舂”字)

“臼”是在石头上凿的石槽,人把稻谷放进石槽中用木杵将稻谷的壳捣下来,就得到能吃的精米。这个字将笔划拉直就是“舂(chōng)”。
简体字的“春”由“舂”的上半部及“日”组成,其中上半部表音,下半部表义。
“春”字将原来包含有“艹”“日”及表现草木开始萌发的“屯”的“萅”字换成了与舂米的“舂”相像的“春”,似乎让我们从草木萌发的春天企盼着收获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