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鞭声 近去灯明

发布时间:2019-03-18 期号:

北方工业大学学生  张人水

  不知何时,春节在我心中已变了颜色。

  我依然记得幼时的祈盼———天空坠着红与白交织的雪,人们身上穿着新衣,耳边是祝福与鞭炮声的交响乐。那时,我的脸上是笑,心中是期许。除夕几个小家凑成一个大家,妈妈牵着我的手辨认各处聚来的亲戚。那时全家人会围坐在一起看春晚;那时星火般的呲花光芒里,映着几张爱不释手又小心翼翼的年幼面庞;那时我对每一个见面的叔叔阿姨亲戚朋友问声“过年好”,兜里是不久就要“交公”的红包;那时春节是彩虹色;那时我被奶奶告知春节是一年里最重要的节日,跨年的那万分之一秒也有了特殊的意义。

  不知究竟从何时起,冬日的雪更少了,失去了雪的冬天也仿佛更冷了。

  在忙碌的学业中,春节对我来说渐渐变成一个可以休憩的假日。各式的家庭聚会上,孩子的学习成绩变成了大人谈论的话题。我迷恋上游戏,不再与家人一同看春晚。春晚于我而言变成几个流行词汇的剪影。呲花只能借着陪弟弟妹妹的由头再在手中绽放。初七就又是“讨厌”的自习了,我数着日子,在街边鞭炮停歇时背上书包离开家。

  渐渐地,鞭炮声没有了,街面只留下薄薄的一层雪。哥哥姐姐各奔前程。而我寻找理由躲避着各种亲朋聚会。家里有时连灯笼都会忘记点。这一年里最重要的日子变得越来越冷清。春节对于我而言除了手机上不断接收和发送的信息,重复的新年快乐已不见余音。

  又是一年冬季。与家乡相隔数月,下火车那一刻离春节还有10天6小时34分。我疲惫地拖着行李回到家,除夕夜去了奶奶家。前些年,我总以要学习为由,吃个年夜饭就匆匆走掉。那天我习惯性地走到已经不能识人的奶奶面前,弯腰拥抱她并轻声说了一句:“奶奶,我来啦。”我直起身,本以为见到的还是熟悉面孔上那冰冷陌生的眼神,谁知奶奶的双眼突然如六月暖阳,那是我从小依赖却很久不见的慈祥模样。奶奶口齿不清地说:“回……来……啦!”那双褶皱的手摸向我的脸庞。奶奶接下去说的话我听不懂,但她的眼神让我知道奶奶是心疼我瘦了。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流,那是一种失去了重要之物而复得的欣喜,那是游子归家的喜悦。我知道奶奶一直都记得我。那一晚,冬日的寒冷被心底的温暖驱散。零点时,我跪在地上向奶奶磕了三个响头。那天灯笼很红,凌晨下了一场温柔的暖雪。

  可能是除夕夜的雪带来了好兆头,往年里令人厌烦的亲戚询问今年似乎变得和睦了。多年不见的哥哥姐姐也从各地赶回来,甚至带回了我的侄子侄女,欢快的小生命给我们的大家庭带来了生机、增添了活力。我与哥哥姐姐相谈甚欢,那些小孩子也很缠我,临走时哭闹抱着我不撒手。而我拒绝了朋友们的邀请,就在家里陪着爸妈。那些天,阳光很足。我和爸妈三个人仅是说笑回忆就十分幸福了。

  当春节结束,大家都各自回到工作岗位上,我的心里多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对于春节,它叫不舍,叫贪恋,叫期待。我在今年的春节里感受到了温暖、团圆与幸福。今年的鞭炮依旧未响,但我感受到了年的美好存在。

  新年的意义是辞旧迎新,但更重要的是家庭团圆唤醒人心中的温暖。即使是一时相聚产生的温暖,也足以让我们再挺过一整个年头,再待明年今朝。或许有人会抱怨年味渐淡,或许有人会觉得这个节日失去了好多意义,毕竟随着时间走远的不只是鞭炮声。但我们要记住,永不会变的是家人的团聚陪伴,是今时彼日万家灯火通明。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