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十一学校高级教师 雷其坤
高三,无疑是紧张、忙碌的。但是,高三学子,可以诗意地奔向远方。
一
高三学生入境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活动。我校的入境教育其中一个项目是拉练30公里。为了鼓舞学生在高三年级精神抖擞向着目标奋进,我写了一首小诗:
奔向远方
远方,有无限的风光
我们意志坚强
年轻的胸膛
跳动着大地深沉的回响
远方,是美好的理想
我们斗志昂扬
青春的芬芳
飞扬着天空自由的明亮
远方,在各自的心上
我们激情飞扬
生命的荣光
催我们勇敢地奔向远方
二
“抒发情感”类的微写作往往允许写作诗歌。平时,我会训练学生大胆尝试诗意地表达。例如:请以“圆”为题,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不超过150字。让学生写作此题时,我也一如既往“下水”尝试,作如下小诗:
圆
一粒珍珠,圆润晶莹
蚌经历痛苦孕育而成
一树苹果,圆实丰盈
曾经鲜花勇敢地凋零
一轮满月,明亮运行
脉脉昭告由亏而满盈
一颗星斗,眨着眼睛
未来显现过去的光明
师法万物,慧心空灵
追求智慧圆满的人生
作文讲评,与学生自由、平等交流时,我解说自己构思的过程:扣住题目“圆”,选取四种与“圆”相关的意象来寄寓情感:蚌经历痛苦而孕育出圆润晶莹的珍珠,苹果树鲜花凋零之后结出圆实丰盈的果子,明月由亏缺而满盈,星星因为从前发光而后来被人看见。卒章显志,突出意旨:以万物为师而追求智慧圆满的人生。诗歌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这样的课堂充满诗意。
三
学习的最高境界是:在学习中创造,在创造中学习。
人们都有自己的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百家姓》)姓氏蕴含丰厚的文化意义,是一个人的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和符号。我们追溯历史,宏观现实,可以拜见一个个杰出的“本家”,数风流人物,增自豪之感,满怀信心开创未来,谱写新篇。
复习古诗不妨结合自己的姓氏进行梳理、创作:搜集诗歌作者或内容与自己姓氏相关的古诗词,理解其内容,欣赏其表达;在此基础上精心构思,大胆创造,诗词歌赋,不拘一格。学生反映:“这样的学习,充满诗意与乐趣。”以下是两名“十一”
百家姓之“孙”
赵钱孙李周吴郑,中华民族百家姓
追根溯源我姓孙,古往今来有传承
一部神奇兵法,智慧卓绝启迪人心(孙武)
一条诱敌妙计,增兵减灶智谋显现(孙膑)
一位楚国令尹,勤俭治国赢得美名(孙叔敖)
一代东吴贤君,连刘抗曹天下三分(孙权)
一则劝学故事,映雪夜读催人奋进(孙康)
一篇天台山赋,寻幽探秀引人入胜(孙绰)
一颗医德圣心,药王精诚治病救人(孙思邈)
一生鞠躬尽瘁,国父领导民主革命(孙中山)
赵钱孙李周吴郑,古往今来有传承
中华民族百家姓,豪情满怀勇向前
(孙铭伟)
百家姓之“王”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王姓功勋震古烁今
一部《鬼谷子》,春秋谁人论纵横(王诩)
一幅《兰亭序》,书圣行书天下名(王羲之)
一本《西厢记》,元曲经典长传承(王实甫)
上滕王阁,少年情怀,秋水长天(王勃)
登鹳雀楼,登高放眼,更上一层(王之涣)
独坐幽篁,弹琴长啸,诗佛意境(王维)
七绝圣手,边塞绝唱,万里长征(王昌龄)
惊艳落雁,出塞和亲,独留青冢向黄昏(王昭君)
变法革新,矢志不移,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
立德立功,知行合一,心学大师集大成(王阳明)
王姓英才如星辰,光照千秋传美名
我为王姓多自豪,继往开来谱新篇
(王雅琦)
四
成人仪式,是一个隆重的节日,岂能缺少诗意?
学生在这个意义非凡的节日,穿着正装,与父母一起走过成人之门,接受校长的拍肩礼,聆听老师的祝福语。学生与父母阅读对方的书信,观看精心准备的节目。为了成人仪式,我作了一首小诗:
十八岁的宣言
今天,我们大声地宣言
同学少年走进成人之门
我们意气风发满怀豪情
十八岁的青春无比庄严
庄严地宣告:我们成人
这绝不是轻飘飘的语言
而是对世界郑重地承诺
我们将担当神圣的责任
我们的肩膀虽然还稚嫩
但准备坚定地迎接考验
从此告别懵懂任性肤浅
今后会更从容淡定沉稳
请父母老师和朋友放心
我们不断进步懂得感恩
大声告诉母校祖国世界
我们逐渐成熟勇往直前
此刻,庄严地宣告成人
隆重的节日已铭刻在心
今后,努力奋进铸辉煌
顶天立地屹立于人世间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荷尔德林)高三的生活自然也充满诗意。高三学子,请寻找高三生活中的诗意,满怀激情与信心,奔向远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