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脑袋”坟
发布时间:2018-10-10
期号:
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学生 齐浩然
金秋假期,汽车在山间公路驰骋。一家人带着喜悦的心情,回老家过中秋节。在出发前,奶奶突然提出想买一些点心。我很疑惑,因为已经带了许多月饼,足够大家饱餐一顿了。
在密云东部大山的深处,有一个被青山环绕的小村庄,叫沙厂村,由于盛产铁砂铁矿而得名。就在这个不起眼的小山村,养育了一批又一批的英才,发生了一件又一件感人的故事。
刚下车,奶奶就带着捧了一路的点心走向房子后的大山里。由于刚入秋,山上的草木还很茂盛,路早就被野草盖住了。奶奶深一脚浅一脚地上了山。我问爸妈,爸妈也只是含糊地说奶奶去看望先人了。我再也按捺不住追上去,扶着奶奶爬了上去。到了半山腰一片栗子树边,只见土地上摆了许多假花、白酒、月饼和新鲜的水果。我问:“奶奶,那里也没有坟墓,怎么会有人祭拜呢?”奶奶没有理会我,径直走过去,双手捧着准备好的点心,缓缓放下去,好像手心里捧着的是整个世界。奶奶又站在那里看了半天,才回头准备下山。
下山时,奶奶说:“那是我们的英雄啊!没有他,可能都没有我们的今天。”我大吃一惊,还有这种事?“他不光救了咱们全家,更救了全村的人。”我更是好奇了,一边下山一边央着奶奶讲。
奶奶突然停住,看着正往头顶升的太阳说:“那我跟你好好讲讲。”
原来,太爷爷那时是民兵排长。
“报告!有一队说是八路军,想把咱们这里做成根据地。排长,咱们……”“还愣着干什么!赶紧请人家进来!”一名个子不高看着二十出头的小伙子进来了。“您好,叫我顺子吧,我们想借您的地方休息一下,您看?”太爷爷心里七上八下的,因为这几天总有人说在山上看见小鬼子的动静,但还是把他们留了下来。
有一天,鬼子突然进村了,太爷爷马上找到顺子:“你们快走吧,我们能挡住!”“老排长,怎么能让你们挡着?我们是八路啊,这里有我们!马上带着您的村民往山上跑!别拖着了,再拖就来不及了!”两个人争执了半天,太爷爷带着村民躲在了事先准备好的山洞里。外面的枪响了一夜,“砰砰”的一枪枪打在每个人心上。太爷爷出去的时候,泪水瞬间淌了下来,整整12个人,一个人也没剩下。有一具尸体,头被打得看不清样子,但是太爷爷一眼就认出来那就是顺子!
村里人埋葬了这些英雄,却发现顺子身上没有一件可以纪念的东西。村民们给他的尸体戴上了铁盔。于是,村里人就称那个坟墓为“铁脑袋”坟。直到抗战结束,每年都有人来祭拜这座坟墓。
奶奶叹了口气:“虽然坟墓不在了,但人们还能记得那个方位,这个英雄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记住了,你以后也要来祭拜这位爱国英雄,知道吗?”我急忙点点头,向“铁脑袋”坟看过去。那里是那么平静,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的土地下面,却埋藏着一位伟大的英雄。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人民就永远不会忘记。白乙化烈士在保卫密云的战斗中牺牲了,也许人们不知道他的名字,不知道他的事迹,但他用生命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壮国威的壮丽诗篇,永远为后人敬仰。
而今,烈士虽然远行,但值得欣慰的是,烈士的鲜血染红了五星红旗,烈士战斗的一生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根基。
虽然时代变了,“铁脑袋”坟早就不是一个坟墓的样子了,但我们作为后代的爱国之心并没有变。“铁脑袋”坟更像是一个标志,标志着现代的我们,生在盛世却不忘国耻。
(推荐教师:侯晓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