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们一起走

发布时间:2018-05-02 期号:

北京市潞河中学校长 徐 华

  2013年盛夏,我完成了一次不同寻常的旅行。说它不同寻常,是因为这是一次与15个孩子朝夕相处,共同用脚步丈量大漠黄沙,用双手捧喝黄河、青海湖水,用双眼见证莫高窟的辉煌和酒泉卫星发射塔的震撼,用心灵感受嘉峪关的雄浑和塔尔寺的神圣的旅程。我的身心在孩子们的欢笑和大西北的静默间接受洗礼。

  一路走来,历史与今天、想象与现实不断在眼前交织变换。孩子们的表情和言行在随行程的推进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这短短8天的行程,让我收获了许多。

 

关于历史

  从敦煌到嘉峪关,沿途经过玉门,我看到了许多黄土夯筑的土墩,这是废弃的汉代关口。这些珍贵的长城遗迹,串接成一条历史文化的长河,滋养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我们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安宁,让历史的悲剧永不重演。

 

关于旅行

  从东到西一路走来,我感受到祖国疆域的辽阔和地貌的丰富。高低、颜色不同的植被变化,让我看到大地的旷远和造物的神奇。地势越来越高,从华北平原到塞外草原,再到黄土高坡、青藏高原,时而满目青翠,时而金碧辉煌,渐渐沙丘裸露,植被稀疏,直至大漠茫茫,雪山隐隐——这是在屏幕或书本上无法体验到的。只有在这时,才会有融入天地间、深得天地之灵的存在感。

 

关于教育

  和15个孩子朝夕相处,零距离感受他们最真实的天性,我仿佛回到了青葱岁月。看着孩子们像出笼鸟儿一般快乐,听着他们从上车开始就停不住的歌声与欢笑,再经历旅行后期师生交流旅游感受的座谈会,还有回校后他们写出灵性飞扬的文字,我真切地感受到,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至少,读书与行路要相辅而行。这是我此行最大的收获。

  陶行知先生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陆游也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可见,行之重要。当然,行,不是指单纯的行路,而是亲身实践。学习,要不止于耳闻目睹,要身体力行。

  文学社孩子的出行,是由行而知,由知而创造的过程。

  在行走中,他们广博了见闻,丰富了心灵。我注意到,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他们的目光敬慕而向往;在嘉峪关城,他们的神色凝重而专注;在敦煌莫高窟,他们的表情惊奇而震撼……在鸣沙山月牙泉,他们的笑声伴着驼铃,汗水渗进黄沙;在兰州黄河母亲雕像前,他们自动聚集在一起,留下赤子依偎母亲的纪念;在日月山,在青海湖,他们跋山涉水,笑声连连。在每一次前往下一个目的地的车程中,总会伴有欢乐的歌声。我还看到,每一个早晨,他们会交换前一天的日记,互相交流对每一处历史遗迹的看法。这次远足,使学生走进了历史,又展望了未来。他们站在历史和未来的交汇处,游目骋怀,思古感今,收获了在课堂中感受不到的感动。

  在行走中,他们懂得了互助,增进了友谊,成长了自己。在这15个孩子中,最小的13岁,最大的17岁,从初一到高二跨越四个学段。10天的旅途,他们渐渐收敛小我,融入集体。结束行程后,最后的聚会令人难忘。我参加了师生的才艺展示会,舞蹈、朗诵、歌声、笑声构成了一幅生动和谐的乐章。当师生情不自禁地朗诵起潞河入学誓词的时候,我禁不住热泪盈眶。“秉承‘一切为了祖国’的校训,践行‘爱国,乐群,自律,修身’的校风,主动发展,追求卓越,做‘具有健全人格’的潞河人。”这声音在几千里外响起,至今萦绕在我的耳畔。我深深地意识到,让师生高度认同并深度参与的教育,才是真正的学校教育。

 

关于采风

  在行走中,学生学会了思考,升华了认知,收获了创造。采风的最后一站,随队而行的著名作家、文学社特邀指导教师王梓夫与学生一起交流旅行的感受和收获。那一晚的座谈会进行到深夜,孩子们精彩的发言和奇妙的想象令老师兴奋不已。采风回来,学生一篇篇充满理性的智慧与灵性的创造的文字交到老师手上。他们或就雄伟的关城而演绎,或就浩瀚神秘的青海湖而阐发,或就茫茫大漠而想象,历史的厚重、人性的复杂、生活的多彩都在他们的故事中生动地展现,这是此番行走留给他们的心灵印记,也是此番行走赋予他们的生活积淀和创造灵感。看着他们的成长,我高兴、欣慰;领略他们的创造,我激动、兴奋又充满希望。

  采风之行,成了心灵之旅,人生的历练。学会了珍惜,学会了感恩,这不是可贵的成长吗?这样的心灵感悟,仅仅在书本教化中是难以得到的。

  在行走中,我也得到了关于徒步旅行的真切体验——双脚与大地的亲密接触,那是真正的脚踏实地的生命征程。我们的脚步,落在或松软,或坚实;或崎岖,或平坦;或荆棘遍地,或鲜花盛开的土地上,每一处落脚点都须有汗水的陪伴。汗滴脚下土,润开幸福花。心胸的舒朗与坦荡,是脚踏实地的自然结果;身体的清爽与强健,是脚踏实地的成功收获。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