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早已预知这一天的到来,但当这个特殊的日子真的来临时,我和爸爸的心情却是那么复杂——有欣喜也有感伤,有希望也有失落,有憧憬也有担忧,有盼望又有不舍……但更多的还是欣慰。整理你的照片时,发现第一张竟是妈妈怀孕6个月的B超照片,那时你已有一颗强大跳动的心脏以及完美的脊柱,甚至还能看到你在妈妈肚子里吃小手的瞬间。你的到来给全家人带来了巨大的幸福感。看着你从襁褓中逐渐学会走路、学会说话;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中学,走过了17年美好时光。在18岁来临之际,你的人生将翻开新篇章。我认为,现在的你尚不足以承受“成人”二字之重,因此,我更愿意用这样一个题目:致青年的你和你的青春。
青年,一个令人向往的人生阶段;青春,一段让人难以忘怀的青涩时光。你的青春如何度过,妈妈不能代替你思考和规划,但是于家长的责任,仍有几句嘱托:希望在这个年龄,你能够认真思考两件事:一是如何做人,二是怎样做事。
青年时期,正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三观决定了你一生的路怎么走,做什么样的人。爸爸妈妈希望你:
做善良宽厚的人
善良是人的本性,内心善良的人,看待他人和事物会更加温和,充满感情。善良可以带给你满满的正能量。在这一点上,爸爸妈妈对你有信心。你6岁时,听到“感恩的心”这首歌会流泪;你9岁起,每天帮奶奶把轮椅搬上三楼,你给地铁站乞讨的老人买汉堡,你见到小区里老人提着重物总会主动帮忙……那时,我们就坚信你是一个内心善良的孩子。作为孔氏之七十五代孙,强大的仁人之心的基因仍在传递,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做对社会有益的人
前几天跟你讨论高考志愿时,谈到了未来的职业方向。你说已经想好了,而且十分确定,将来要做一名老师,这让我感到有点儿意外。你说,老师这个职业很伟大,可以教书育人,而且,一个人的能力有限,对社会也许作不了太多贡献,但如果自己的学生能为社会作出贡献,就能使自己变得更有意义。听到这样的解释,妈妈心中甚感欣慰。我们非常支持和赞同你的选择。
妈妈是一名医生,医生和老师这两个职业的相似性是工作对象都是人,需要面对人才能工作。除了付出劳动以外,更重要的是付出感情。我们要充满感情,带着关爱工作。这是这个职业的伟大和高尚之处,但也是其辛苦所在。如果你确定了目标,希望你能坚守初心。
做乐观豁达的人
没有哪个人的一生是一帆风顺的,在顺境中不自满,在逆境中不放弃,是一种难得的品质。你一直是一个阳光、乐观的孩子,但毕竟你还没有见过真正的大风大浪。当你要独立面对困境时,能否克服恐惧,能否坚持到底,能否从失败中站起,这都是青春带给你的真实考验。
学会独立思考
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有智慧思维,而成人与儿童的区别在于思维的成熟与幼稚。不论学习、工作、生活,首先源于思考,然后才是行动。思考是认识、分析、判断、选择、整理、加工、决策的过程。一个人能认真思考一件事,并做出最终正确的决策,是一种难能可贵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一生的成败。希望你能成为一个会思考的人。
学会管理自己
一个人先要学会管理自己,包括管理时间、管理行为、管理情绪等。规划、整理、总结、奖励、惩罚是管理的手段,可为你所用。重要的是,要有自我管理的意识。大千世界,吸引人的事情很多,怎样在纷繁复杂的事物中分辨出是非曲直、轻重缓急,如何激发自己的能量,控制自己的欲望,同样是成功路上的重要砝码。希望你能从管理自己的过程中汲取经验。
能持之以恒
坚持是一种优秀的品质,所谓“愚公移山,水滴石穿”。当看到你执着地等候绿灯,执着地走在斑马线上,不随波逐流于众人,妈妈就知道你内心涌动着这样的力量,坚守它,并恒久而持之,你必将赢得最后的胜利。
写这篇致青年的你和你的青春,似是在目送即将远去的你,总有千言万语,难以诉尽母亲的牵挂和嘱托。孩子,成长吧!青春也不过只有这些日子,但愿你能不负青春的芳华,无问西东,勇敢前行!
(北京市第一五六中学高三生家长 王爱华)
“18岁寄语”征文启事
征文要求:
1. 文章为考生对18岁生活的感悟、对未来的美好向往或父母对孩子成年后的期许、嘱托等,以书信或记叙文形式,要抒发真情实感。
2.篇幅2000字以内。
3.来稿请标明作者姓名、父母联系方式、孩子学校名称。可随稿提供1至2张生活照或工作照。
来稿请寄:Esther0329@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