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校园 异国留学的你还好吧

发布时间:2018-04-09 期号:

  教育部3月30日公布,2017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首次突破了60万大关,同比增长11.74%,持续保持世界最大留学生生源国地位。目前有145.41万人正在国外学习和研究。

  报道此事时,众多媒体的重点放在了公布数据和对比分析上。我却想向百万留学生道一声辛苦,问一声:你在异国他乡还好吧?

  如此众多的留学生远离祖国、远离家庭,置身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求学。将他们送出海关时,家人、师长、学校和有关部门负责人除了依依惜别、恋恋不舍,是否想过再为他们做些什么?面对越来越大的留学生群体,恰当的教育、正确的引导成了一个艰巨的系统工程。

  儿行千里母担忧。最牵挂他们的当属家人和亲朋好友。但他们的关注多放在生活层面和人身安全上。一是鞭长莫及、爱莫能助,有此心而力不足,关爱难以奏效;二是缺少章法,不知从何管起,多问几句,孩子就不耐烦了。能长成啥样、走上啥道,全靠他们自己把握。

  毫无疑问,一个人背井离乡赴海外留学,会遇到许多困难。学习上的障碍、生活上的困扰、安全上的顾虑、思想上的纠结,都需要指点、帮助。可当他们最需要的时候,指点、帮助他们的人又在哪儿呢?

  看看在国内读书的大学生,各校都建有立德树人的完整体系。学习有人管,生活有人管,安全有人管,思想有人管,可谓做到了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但这些走出国门的学生,就算学习有人负责,生活可以独立,但他们的思想由谁管?特别是在留学生低龄化的趋势下,不少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一下子进入存有明显文化差异、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度,显然易迷失方向。

  走得再远,他们也是祖国之子。教育、引导和帮助没有国界。有关部门要切实承担起留学生教育和管理的重任,而且要具体落到实处,急他们之所急,帮他们之所需,让远在他乡的留学生,能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关爱。无论是交换生、公派生,还是合作培养生、短期访问生,出国前所在的学校,更要把对留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列入重要的工作内容,切不可放任自流;留学生的家长也要多操心,注意方式,讲求技巧,掌握好分寸和尺度。留学生是祖国宝贵的财富。

  我们努力,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我们携手,引导他们学成归来!

(铁 铮)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