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恢复高考40周年 十年不弃自学参加高考

发布时间:2018-01-02 期号:

陈楚安

 

作者简介:

  陈楚安,男,1967年初中毕业。回乡务农期间,寻觅数学书籍自学,10年不弃。1977年考入武汉师范学院孝感分院数学系,任教于湖北省孝感师范学校,数学高级讲师,发表数学论文、散文10篇。退休于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

 

  1967年,我初中毕业了。初三虽没上多少课,但课本发给我们了。毕业时,高中停止招生,我和同学各自回乡务农。

  初中期间,我最喜欢数学。回乡后,我边出工边用零碎时间把未学的内容看了一遍,练习答案要旨写在书的空白处。然而初中课本看完了,高中课本要自己找。当时我最大的梦想就是能拥有一套老三届高中数学课本。

  虽然当时没有机会上学,但我还是希望有朝一日靠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由于每天忙于出工,没机会接触外界,加上当时本地高中生稀少,像濒危动物似的,不知哪儿有,所以这个梦想一直未能实现。

 

抄书、借书、买书

  1969年,村里来了3名下放知识青年,都是1966届高中毕业生。突然飞来三只丹顶鹤,我喜出望外,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待熟悉后,我分别向他们借数学书。两名女生的书丢了,男生的还有两本,一本《平面三角》,一本《立体几何》。我用工余时间断断续续看完了。到了该还书时,实在心有不舍,于是到大队代销点买了10张大白纸,制成一个厚本子,把两本书抄了下来,还配作了相同图形才还了书。

  如今,这套数学的几册代数和一册平面解析几何已经找不到了,本子的空白页还一直空着。这抄本还在,快五十年了。

  1970年,各地高中忽如雨后春笋冒了出来,我们公社也办了高中。我从本村的高中生那里了解到,教他们数学的周怀青老师事业心很强,编写补充教材,自己编、刻、印、订全程一条龙。这样的老师,我实在是想当面拜访,于是先后写了两封信让学生带去,没过几天就收到了回信,周老师邀请我去玩。见面后,周老师借给我几本数学书和一部《代数学辞典》。那几名高中生毕业后,我把他们的数学课本和补充教材借了一套过来。

  读初一时,我就喜欢买数学课外书籍,买回后在扉页写上购买时间、地点、编号。最先买的一本是《怎样学习几何定理》,那是1965年5月。

  回乡后,只要有机会上街,无论是县城还是小集市,我都要看看能否碰到数学书。1973年9月16日,我带着一个蛇皮袋,怀揣仅有的30元钱,乘车去武汉,目的只有一个:买数学书。我找到省内最大的一家书店,进去一看,哇!好大!好多数学书!各种各类,都是我从未见过的。从书脊上的书名我点了几本浏览,合适就留下,不合适就退给营业员再点。就这样点了又看、看了又点,眼睛是快乐了,肚子却不干了。我扭头看看旁边的挂钟,已到下午4点半。于是赶紧拢了拢价格。书买了,却没钱吃饭了。

 

挤时间看书

  有了这么多书,却没有时间看,这是当时我面临的最大问题。

  我们生产队既种水稻又种棉花,总在出工。一年种两季水稻,夏天抢割早稻、抢插晚稻是最忙的时节。白天顶着高温割谷、栽秧,晚上开夜工拔秧。有好几年冬季统一拉到外地开河筑堤修水利。春秋两季,农活相对从容一点。每年夏天,我就把书晾在外面吹吹风、见见光,防潮防蛀,再收藏起来,自嘲曰“金屋藏娇”。 我寻觅看书的机会是吃饭时间。那时食物简单,我吃饭速度很快,用时较短,在队长敲钟前往往可以看会儿书。虽然每次时间不长,但是每天都有,积少成多。家人对我看书也很支持。

  在家时,晚上的时间也由我支配。床前桌上有一盏墨水瓶大小的油灯供我看书时用。那时煤油不好买,通常点柴油。但柴油烟大,点着后冒出一、两寸长的烟尘,第二天早上洗脸时鼻孔里都是黑的。

  隆冬时节,总是先从脚下开始发凉,直到凉到膝盖以上我才恋恋不舍地上床。夏季夜晚,若有心情想看看,就趴在床上,头伸出帐外,一只手拿着书,一只手可扇几扇子。白天出工时,上下午工间会安排休息一会儿。闲坐无聊,我便把这时间也用来看书。我把书对折后再包一层薄膜,以免汗湿,装进裤袋,歇憩儿时坐在田埂上就看起来。

  就这样,我把时间从家里延伸到家外。各种节假日等整块歇工时间是最难得的,我绝不放过这些时间读书。我在实践中遇到的一些数学实际问题,或看书时所思考的问题,都记录在《数学札记》这个本子上,共记载了107个问题。

 

读书自学参加高考

  读书,是我从小就喜爱的事。而这更是为我参加高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改变了我人生的轨迹。

  斗转星移,时光流淌到了1977年。10月,我听高音喇叭说要恢复高考。报名时公社报名站不让报,说我没进过高中校门,不合政策。于是赶忙到县招办咨询,得到支持,我作为高中毕业同等学力才报上了名。

  高考后,我被武汉师范学院孝感分院数学系录取。天道酬勤,我们大队一起参加高考的有11人,10名高中生,却只录取了我这个十年前的初中生,使我想起龟兔赛跑的故事。

  毕业后,我留在当地一所中学教数学。我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一心扑在工作上。三年后,我带的班升学率是次年别人班的3.6倍,而数学分数是决定因素。这也是因为这么多年我对数学的热爱,造福了我的学生。后来,我调到孝感师范学院任教,担任过数学教师、班主任、数学教研组长。

  高考改变了我的命运,也让我保留了良好的学习、读书习惯。几十年来,业余时间我已习惯自学。从1984年起,我跟随湖北电台自学英语。1989年,我参加武汉大学英文系教授主持的英汉翻译比赛获第三名。

 

  现在我已退休。每个假期,外孙会来看望我,还会带来下学期的英语课本给我看。当他有数学、英语问题时,还会打电话询问我。近几年,我喜欢天文学,网购了一些天文、宇宙书籍和望远镜,确认了所见天区很多星座,了解其恒星的天文数据及归宿。前年我和老伴去欧洲旅游,这些年自学的英语也派上了用场,还用来帮助了同行的老旅伴们。我们的下一个目标是去澳洲,带上望远镜,顺便看看南半球的星空长啥样。

  因为高考,才有了现在的我、现在的生活。

  恢复高考,使我国教育进入正轨,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基石。恢复高考,改变了我的命运,提高了我的人生质量,我一生难忘。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