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八一学校学生 韩文欣
漫漫吁一口气,轻轻合上最后一页,我心中感慨万千,仿佛正置身于那个遭受外敌践踏、血雨醒风的北京城。
《四世同堂》是老舍先生的著名长篇小说。作者以一种质朴无华的语言,描述了北平沦陷的那段黑暗时光。书中祁家老三瑞全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祁瑞全是名学生,在日寇侵占北平后,不愿做亡国奴,舍家抗日。中国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这样的热血青年,才能团结一致,不屈不挠,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书中描述了在日寇铁蹄的践踏下,炎黄子孙几乎遭受了灭顶之灾。那些日军的暴行,令我义愤填膺;那些苦难的同胞,让我满怀同情;那些投敌卖国的汉奸,令我痛恨鄙视;那些英勇抗日的将士,让我万分崇敬。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一群有骨气、有智慧的人,坚持信念,决不妥协,不被敌人貌似强大的外表吓倒,最终力挽狂澜,赶走侵略者,取得抗战胜利!英勇的中国人民让我无比自豪。
回顾这段沧桑的历史,我的心情仍十分沉重。宁静古朴的北平,雄伟庄严的天安门,纯净美丽的北海白塔,怎容他人染指!正如书中祁老人说的“一朵花,只有长在树上,才有它的美丽;拿到人手里就完了。北平城也是如此,它顶美,可若是被敌人占据了,它便是折下来的花了。”
我不禁陷入沉思,为何数十年前,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王气蒸蔚的中华大地,竟被日本一个岛国侵占?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反思自清朝后期,闭关锁国,政治腐败,官员贪图享乐,国家体制落后,国力衰弱,民众愚昧无知,以至文明之根枯萎,民族之魂不再,曾经的天朝圣邦竟沦为半殖民地。这段沉痛屈辱的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中华大地,如同一棵古树,虽历经摧残,却始终没有枯萎。无数炎黄子孙用鲜血捍卫,才使得中华文明保存了下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慷慨同仇日,间关百战时。”今日中华复兴之重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辈少年。全国同心,人人居安思危,发奋进取,中国会日益强大,人民生活会更加幸福!
山川依旧,物是人非。数千年历史弹指一挥间。忆往昔,岁月峥嵘;看未来,朝气蓬勃。三千年寿龄,不减英年逐鹿;六十七岁月,一如汉唐稳固。赤子精忠报国心,曲高不怕无人从。光明磊落大丈夫,尚有何事足萦怀?大好河山曾泣血,铮铮铁骨抗外敌。富国强兵胜列强,宏我中华之威德!泱泱华夏当复兴,蛰伏千载出函谷。中华儿女多奇志,巍巍中华自当强!
(指导教师:孟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