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看端午

发布时间:2017-05-27 期号:

  今年5月30日,是农历五月初五,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之一。

  传统文化中,端午节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最广。屈原,战国时期楚国名臣,直言敢谏,满怀爱国热忱,最终却被流放,自投汩罗江。

  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戴香包等都是端午节民俗。

  每到端午,人们会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粽子又称“角黍”,形式各异,种类繁多,主要有甜、咸两种,包括枣粽、豆沙粽、鲜肉粽、八宝粽、火腿粽、蛋黄粽等。

  赛龙舟更是端午节的标志性活动。在湖南汨罗市,龙舟竞渡前,人们先往屈子祠朝庙,将龙头供在祠中神翁祭拜,披红布于龙头上,再安龙头于船上竞渡,既拜龙神,又纪念屈原。

 

  下面,读者可通过赏析几首古诗,看看古代的端午节,人们都如何度过:

 

  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唐)文秀《端午》

 

  少年佳节倍多情,

  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

  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

  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

  几人湮没几垂名。

——(唐)殷尧藩《端午日》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

  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宋)苏轼《屈原塔》

 

  竞渡深悲千载冤,

  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

  只留离骚在世间。

——(宋)张耒《和端午》

 

(杨 柳 整理)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