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界与人生的多种可能性

发布时间:2017-05-22 期号: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附属中学学生 王 馨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的根本态度和看法,包括对人生价值、目的和意义的基本看法和态度。人生观的基本内容包括幸福观、苦乐观、荣辱观等。价值观,代表了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是非、善恶和重要性的评价。人们对各种事物的评价,如自由、幸福、自尊、诚实、服从等会在心中有轻重主次之分。这种主次的排列构成了个人的价值体系,成为决定人们期望、态度和行为的心理基础。在同一客观条件下,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人会有不同的行为。这二者都是由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和文化素养决定的。

  《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安与孙少平就是绝佳的例子。少安与少平都出生在黄土高原的贫农家庭里,因为浓厚的家庭与社会氛围的影响,二人都是勤劳朴实的劳动人民。不怕吃苦、自尊自爱、努力向上的优秀精神品格是这二人的相同之处。

  少安由于是大儿子,主动挑起了养家的重担而不是选择继续读书,18岁便凭借着“精明强悍和不怕吃苦的精神”被推选为生产队长。少安是一个典型的农民形象,没有读过多少书,在他的世界里,料理好家里的光景,让弟弟妹妹能够继续上学,他就很满足了。

  与少安不同,少平虽然与少安所处的时代、家庭背景都一模一样,但他却有机会深入地学习,并且命运让他遇到了太阳一般的田晓霞。晓霞因为家庭原因,可以找到很多内部书刊,少平就通过晓霞提供的书刊,走入了一个更大的世界。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少平和少安二人人生观相差至此呢?私以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少平比少安多看了很多书。他因读书而开阔了眼界,也带动了内心的渴望与梦想。当然,或许客观原因还有少平并非家中长子,即使内心充斥着矛盾与痛苦,可毕竟少了“既有的必须责任”这一层,腿脚到底是要比他哥少安轻快些。

  再说兰花与兰香。兰花比兰香大十几岁,并且年轻时家里光景明显要比兰香更为“烂包”,自然也就没有机会去学堂里读书识字、开阔眼界。和王满银成家后,兰花便像所有传统妇女一样,尽心尽力地侍奉王满银,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尽管“二流子”王满银多年游手好闲,从没为家庭真正奉献过什么,但在兰花看来,只要他还在、还活着,就是最后的“付出”了。这样善良淳朴、吃苦耐劳的兰花当然是一朵绽放的花,但她只是为王满银绽放的。在她的婚恋观里,尽是封建沉疴。

  与姐姐兰花不同,兰香便是一个新时代女性的代表了。当然,追其原因,我想这也和少平的情况相似———兰香并非家中长女,又非常幸运地赶上了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凭借着过人天赋与不懈努力,兰香最终考入了当时全国闻名的大学,并且在学校开启了一段简单而又幸福的感情。因为受过良好教育,兰香大方、美丽、从容、优雅而又坚定。即使路遥先生并没有过多着墨于兰香的婚恋观,但不难想象,兰香的婚恋观应该是出于灵魂层面上的相互欣赏与崇拜,充满精神层面的深层交流。在这种爱情关系中,双方是平等的,互相尊重、互相体谅。这样的兰香无疑更是一朵绚丽绽放的花,但与兰花不同,兰香是为自己盛开、为自己绽放;即使终究会凋谢,那我想她也是为自己而凋谢,而不会被他人恶意摧残。

  不论是少安少平,还是兰花兰香,这四个人都告诉了我们“知识”或者说“眼界”对人生有多么重要。人生有很多种可能性,但只有当一个人的眼界足够开阔时,才有可能意识到它们的存在。假如兰香从小没有读书,没有机会接触外面的世界、真切地感知世界的多样化,那么生活在那样的一个环境里,看着姐姐兰花和周围那么多人的生活,她还会产生更高等级的爱情观吗?她没准就会被局限在那个小世界里了。当然,单单认识到人生的多样性是不够的。如果想要过自己选择的、但现在的社会还不是很能接受的“少数型”生活,我们就要有一颗足够强大的内心。这种内心的力量要可以保证当你与世界割裂后仍然可以独自前行,否则无论你的认识多么透彻,都很容易被这个残酷的世界压垮———“为什么我们渐趋平凡,因为我们迎合世界”。就算我们有一天真正变得平凡,我们也要磨练强大且包容的自己,即使做着平凡的事,也有不平凡的力量。

  最后借在电影中看到的一句话作为结尾:“我们一路前行,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社会改变我们。”

  共勉。

 

(推荐教师:陈大明)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