兹国有神匠

发布时间:2017-05-02 期号:

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学生 常昊宇

  曾几何时,放眼全球,每一个市场都充斥着“中国制造”的廉价品;曾几何时,我们的国力蒸蒸日上,但在发动机、特种钢板等最精致的核心技术上却受制于人。正是在这种尴尬的局面里,我们急需工匠精神。

  我们常常听说日本、德国的工匠如何敬业,如何精雕细琢,仿佛令我们望尘莫及。但事实上,没有哪国的精致不是通过不懈的追求得来的。19世纪末,“德国制造”被欧洲国家视作粗制滥造的代名词;20世纪初,日本薄如纸张的坦克装甲成为世界军工的笑料。但是,“知耻近乎勇”,正是在被人嘲笑的时候,工匠们最终以数十年如一日的精雕细琢,让嘲笑他们的人刮目相看。反之,美国的汽车制造业,自恃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惊人的生产力,不注重精细打磨产品,对其高耗能的诟病置之不理,最终面对德日同行的竞争而居于下风。与此类似,俄罗斯的军工制造结实有余而精细不足,成为制约发展的羁绊。“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我们只有通过不懈的追求,才能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兹国有神匠”,我们方可摘去粗制滥造的帽子。

  想做到“兹国有神匠”,我们还要坚持信念。也许,我们相对薄弱的工业基础,让我们的工匠掣肘。但是,生长在一个有上千年精工细作历史、因精美的陶瓷和丝绸而闻名的国度,我们要相信自己的神匠时代能够到来。十几年前,人工智能战胜世界围棋冠军尚为天方夜谭,但谷歌却坚定不移地挑战这种不可能。如今,经过人类的深入钻研,人工智能战胜了围棋冠军。不久前,中国还无法制造商用客机,甚至无法生产圆珠笔头。但在胡双钱等工匠日复一日的坚持中,不出几年,我们国家就实现了过去几十年达不到的梦想。因此,不要只抱怨“老行当”和“大师”一去不复返,我们要创造这个时代值得子孙骄傲的“老行当”和“大师”!坚定信念,兹国必会有神匠。

  前几天,《我在故宫修文物》热映,当代大国工匠展现在公众面前。我们欣喜于工匠的归来,也看到了“兹国有神匠”的时代即将到来!

(指导教师:高永洁)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