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为西部孩子送暖

发布时间:2017-03-06 期号: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生 覃 莉

  那是2015年7月25日,我们一行人坐上驶离北京的列车,奔赴2000公里以外的大西北——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在这之前,我对支教生活有很多浪漫的憧憬和理想主义的想象。到那之后,一切都在被打破、拼凑和重建。

  我有一个学生,每周只去食堂两次,其余时候都吃从家里带的馍馍。我看着心疼,给她饭卡里充了100元钱,一周后发现她卡里还有88元的余额。快要高考了,班里的一个孩子突然跟班主任说不念书了。我仔细问了才知道,她哥哥有心脏病,弟弟又被查出患了白血病。冬天的时候,女孩子们一下课就跑到教室的一角,捂着并不暖和的暖气片,像是握住了最大最暖的太阳。那里,很多孩子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县城。很多人悄悄写信问我:老师,北京有二本的大学吗?我想去北京,但我怕考不上。

  那一年里,我支教的每一天都过得具体而有意义:每节课5分钟给他们讲大学、周末带他们去爬山,假期去家访。我和一起支教的队友联系母校举办“冬日暖阳”捐赠活动,给当地孩子捐衣服捐书。个人的力量实在微小,所以我们组织大学在校师生、校友、社会公益组织动员大家为贫困学生献爱心。几年来,捐助总价值累计超过273万元。每一年,我们都在做“邮爱”信箱活动,让更多的贫困学生有一对一的机会去接触大学生,了解外面的世界。我们还开展“圆梦北京”成长公益计划,让支教地的优秀学生来北京,看到知识真的可以改变命运。

  每年,我们学校有600多名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参与西部支教活动,同全国数以万计的支教志愿者一起,走出校园、走向西部、走近孩子。

  我们总说中国梦,那么中国梦究竟是什么?我想它可能意味着我们国家的每个人、每个家庭,都能够活得有尊严,拥有做梦的权利,每个孩子都有超越他父辈的可能性。西部支教、志愿服务、千千万万前赴后继的青年志愿者,正是在用青春与汗水,让困境中的人们看到希望,也让我们看到中国梦早日实现的可能。

  相关链接:     

  2000年,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下发通知,从2000年开始,把每年3月5日作为“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组织青年集中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