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十三中学学生 郎博文
“天气这么不好还来上课,不容易啊!”补课的老师用赞赏的目光看着我,关切地问。是啊,因为雾霾,我出门前纠结了半天。现在,被这莫名的“一夸”还有点不好意思了。
“今天我们来讲王阳明。”老师娓娓道来。
“王阳明为了领会朱熹的‘格物致知’,邀请好友在家‘格竹’(研究竹子生长规律)。两人坐在后院的翠竹下,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三天三夜不吃不喝……”
我竖起耳朵听老师讲,当听到“格了七天七夜,王阳明‘砰’地一声晕倒了”时,内心不禁为他的好学和善于琢磨的精神叫好。和“守仁格竹”比起来,我真差得远呢!
想想学了三年了,一直傻玩傻闹,连作业都是对付,更别说静下心来研究什么竹子了。现在中考在即,连之前最贪玩的同学都开始用功了,我有点儿慌了。在爸妈老师的游说下,我有了一个强烈的想法:考上一所好高中,给爸妈争口气。这不,刚开始求教,就被老师夸了一通。
“你知道王阳明为什么能成功么?”老师问道。
“因为他有目标,有理想。”我脱口而出。
“那你有目标和理想么?”
“有吧,我特别想上一所好高中。”说完这一句,我又不好意思了。王阳明在我这个年纪回答先生“何为人生第一等事”的问题时,答案可是响铮铮的“做圣贤”三个字!可是我呢,多年来只是追求个性、爱好。
对,我也应该有个值得一生追求的理想抱负,不能只把目光拘束于眼前。只有先立志,才能盼成才。我内心有了个计划:废寝忘食,像王阳明“格竹”那样精血诚聚,用细心、耐心和毅力,向落下的功课宣战!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既然立志,就要知行合一,用实际行动迈出人生第一步。“滴答滴答”,伴随着钟表的声音,教室里多了一个潜心学习的学生……
“相信你一定能成功的!”送别时,老师拍拍我的肩膀微笑着说。
踏上回家的路时,即使雾霾仍在,我也能面带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