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生 时宇飞
又到一年艺考时,我突然想起自己曾经也是一个有过“艺考生”称号的人,也曾在各大艺术类院校忙忙碌碌地迎接一个又一个考试,更能了解艺考生的辛苦——那是肉体上,更是精神上的辛苦。
艺考生,是一个拥有不平凡梦想的群体。他们选择了一条普通人不敢走的路,一条一旦走了就很难再回头的路。走这条路相当于选择了一笔很大的赌注,大到可能会彻底失去所有。对于一个仅有17岁的学生而言,是选择和其他学生一样老老实实坐在教室里复习、“刷题”、高考,然后上一个差不多的大学,还是为了心中那个几乎渺茫的梦想拼一下,这的确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因为一个高考生最需要的就是时间,而时间是有限的,如果不尽快决定最后3个月到底把心思花费在哪一方,很可能高考和艺考的结果都不理想。到那时,哪里有资格谈什么梦想,恐怕连考上大学都难!
我在选择艺考时是犹豫过的,因为我的文化课还不错,只凭高考文化课成绩也能上一所好一点的大学。但我从小就有一个学艺术的梦想,如果真的让我以后在一个工程类型的工作岗位忙活一辈子,我是不甘心的。但是我又害怕一旦失败,可能连原本踏踏实实学习文化课就能上的大学都去不了了。
百般挣扎后,我毅然选择了为梦想而战,也许会遍体磷伤,但是我至少努力过,付出过。
第一次踏进培训班时,老师问我更倾向于哪个专业,我说想当演员。她说了一句让我这辈子都忘不了的话:“姑娘,当演员的话你至少得有两个基本条件。一个就是你们家得非常有钱,不然这条路会很难走;另一个就是你得有才,像徐静蕾那种才女,有思想,很聪明。你觉得你有哪一个?”我就是一个普通人,这句话无非就是告诉我,小姑娘,你别做梦了。然后她又给我介绍了几个比较好学的专业,有摄影、编导、导演等,最终我选择了时间消耗不那么大的编导。这也是考虑到学习编导需要背大量文化常识,对语文很有帮助。
于是,高考前最后那3个月,我开始试着挤出时间背诵,从古典文学到电影史、从经典音乐到著名画作等,各国作品、作家都要背。现在想来,那时的我能把像玛格丽特·米切尔、露意莎·梅·奥尔柯特、伊万·伊万诺维奇·伊万诺夫之类的作者、导演名字背下来,脑容量和记忆能力实在是太神了!除了文学常识,观影量也很重要。那段时间,除了新上映的电影,我还疯狂复习经典老片,几乎每天两三部电影,还要浏览网上的好影评,然后自己试着写一写。
如果你觉得这样就叫辛苦,那你就错了,这只是艺考备考的一部分。艺考最难的地方其实是在考试中。如果说没有真正考试前,我还在因为自己的文化课成绩比其他艺考生高而有一丝优越感,那么当真正站在考场时,我最后的心理防线也瓦解了。我的第一场考试是在北京电影学院,没错,就是那个满院都是帅哥美女的学校。虽然我考的不是表演系,但让我一个一米六的小矮子站在一群先不说颜值仅凭身高就能秒杀我的姑娘堆儿里,就已经很不舒服了,再加上她们那一张张精致的脸和花了很多心思的打扮,突然让我觉得原来自己那么渺小。尤其是到面试的才艺展示时,我几乎想退缩了。我拿着等级较低的长笛证书,而人家是钢琴10级;我的文章只在几个地方报纸上发表过,人家厉害的都出版了好几本书,据说销量也很不错;我的绘画能力可以说还蛮好的,人家绘画能力都可以直接去考美术学院了……
有些事,只有经历过,你才知道什么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面试前,我们被分成几个小组,一组一组地进去面试。我坐在场外的椅子上,心里格外紧张,甚至感觉身体里有一个小锤正在敲击心脏。直到进入考场后,我们组的成员站成一排面对着三位考官,每一个微笑、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每一句话都开始变得小心翼翼,生怕哪一步出了差错影响了分数。小组讨论环节,既不能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又不能一句话不说,需要顾及很多东西。也正是这些,会让人感到面试的压力。
艺考一般是在岁末年初最寒冷的日子举行,考生不得不在寒风中等待。为了在面试中有一个好状态,大家都会穿漂亮却单薄的衣服。经过这样一番折腾,身体很容易吃不消。我备考时,经常能看到有些考生手指已经冻得通红却毫不在意,依然拿着复习资料背着;旁边考播音的人正带着激扬的感情,对着空气一遍又一遍念着自己准备的演讲……这真的是一个艰苦的过程。而在背后支撑大家的,是梦想。
每个人都有梦想,趁现在,趁着我们还年轻,去行动起来吧。也许到最后,这梦想也实现不了,但是当很久以后再回想起这段时光,你可以说:“我曾经为梦想奋斗过,我无悔!”
每一个正在拼搏的艺考生,现在的你,无比期待着,等待着一个结果。你要相信,有付出就会有回报,希望你们可以走出属于自己的那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