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记忆 高考,告别与留恋

发布时间:2016-11-25 期号:

国际关系学院学生 张芳丹

  高考结束了,可关于高考的一切仍然历历在目。

  时间回到2016年6月6日晚上。我很晚才入睡,潜意识里一直在想着第二天就要高考了,感觉特别紧张,一种理性控制不了的紧张。夜深了,人静了,我在心里默默安慰着自己:复习得很好,明天会旗开得胜。相信自己,可以的。那一夜,我并不知道自己到底想了多少、到底是几点睡着的。

  第二天早上,我特别早就醒了,不像之前上学时,需要在妈妈的“无数次呼唤”下才能醒来。拉开窗帘,阳光照进房间里,我忽然觉得一切阴暗的东西都消失了,心头有了一种莫名的满足感。收拾好一切,“奔赴”考场的路上,妈妈陪着我,说这说那的,其实就是希望我不要紧张,不要有太多的压力,好好发挥就行。我默默地点着头,嘴里嘟囔着“嗯嗯,知道了”。从家到考场的这条路,我已走过无数次。而这一次,我感觉自己走得特别艰难,总希望这条路能再长点,可以再多走一会儿。我刻意放慢了步伐,奇怪的是,用的时间竟比平时还短。

  考场大门一开,我走了进去,带着爸爸妈妈的期许,带着老师的期盼,带着对高中所付出努力想要一个回报的信心,带着对大学的期待,坚定地走了进去。开考信号发出后,我只做了一件事——奋笔疾书,因为没有一点儿多余的时间可以浪费。两天的时间里,我用笔在试卷上写着美好的愿望,关于过去,关于现在,关于未来,关于自己,关于对我有期待的人们。

  当最后一科英语考试也结束时,我并没有开心的感觉,反而觉得失去了些什么。或许是因为还在纠结那道语法填空题,或许是因为“三点一线”的枯燥而又充实的高中生活真的结束了,或许是关于中学的记忆阀门该关闭了。当一直努力付出的一件事真正结束的时候,我心里不禁有淡淡的失落感,觉得好像失去了方向。之前,我总希望空闲的时间多一些,可当有了很多空闲时,也有了无所适从的无奈,对一切似乎都失去了兴趣。高考一结束,我就想更忙一些,把日子过得更充实、更有意义,不会迷失方向,不会失去对事物的喜欢。

  高中三年,我一直在学习,很少思考自己到底为什么要高考、高考对自己有什么意义。高考就像一件必须经历的事,没有任何争议可言,是生命的使命。高考之后,我才真正明白了为什么我的人生需要高考。

  有太多次因为不如意的成绩而暗自神伤,默默一个人流泪,我依旧未曾想过放弃,就算有这种想法,也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告别伤心难过,继续坚定地前行。仔细想想,就是因为通过高考考入理想的大学,是我年少的梦想。哪怕追梦路上有再多困苦,我也能不忘初心。或许只有高考才能让我如此坚强,只有高考才让我不愿放弃,坚定前行。

  走进高中之前,我很难想象和一群陌生人在一起的时间会比家人还长。高中三年让我接受了这个无可争议的事实。老师、同学由最初的陌生人变成了陪伴我的生活中的依靠。我们为同一个目标努力着。磕磕绊绊的过程中,我们日渐熟悉,临告别时,在心里为彼此留下位置,在记忆里保存着彼此最美的样子。因为共同的高考梦,我结识了值得珍惜的朋友。漫漫长路,有他们在,便不会感到孤独。

  高考结束那一刻,我成功完成了一场告别式——关于高中的告别,关于青春的告别。但对那一切,我仍然充满留恋,记忆清晰。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