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人类历史走过漫长岁月,很多古迹已无处再寻。但时光的洪流中,总有那么一些东西,牵引着我们去靠近那古韵遗风,总有那么一些东西,展示着现代风格的新锐气息。每当走进博物馆,看着琳琅满目的展品,都能感受到厚重的文化,领略到现代设计的魅力。
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许多大名鼎鼎的博物馆,人们都可以去参观,也能学到知识。同时,有一类博物馆,展品也很丰富且专业性较强,却经常被人们忽略。这就是高校博物馆。
本期起,本报开设“走进高校博物馆”专栏,让我们一起看看高校中有哪些宝贵资源。
不久前,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揭牌成立的新闻被媒体报道,高校博物馆又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北京的高校有数十所,开设博物馆的也有许多。高校博物馆是近现代大学的文化景观,为校园增添了学术氛围。本文就简单介绍一下部分北京高校博物馆的特点。
高校博物馆不仅有文物收藏功能,同时也是“第二课堂”,能对学生和游客知识面的拓宽起到重要作用。高校博物馆展览的藏品,多为历史文物或校友捐赠,大多与学校优势学科相关,包括人文艺术类、地球科学类、生命科学类、工程科技类、医药科学类以及综合类等。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是国内高校中第一所考古专题博物馆,积极展示中国考古学工作成果,宣传普及考古学知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近期,“华夏遗韵———中原古代音乐文物展”正在该馆展出,感兴趣的学生不妨走进博物馆,参观珍贵音乐文物,领略中国古代音乐千古不泯的魅力。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是今年9月对公众开放的。新建成的博物馆外观气势恢宏,雄伟壮观,馆内藏品丰富多彩,品种繁多。“对话达·芬奇/第四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让观者感受到艺术学科与理、工、人文等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尺素情怀———清华学人手札展”,130位著名清华学人亲笔手札首次集体亮相,让观者近距离欣赏、品味大师的手泽;“竹简上的经典———清华简文献展”,展示战国中期楚墓出土文物,让观者穿越时空,与古文字对话,感受汉字的变迁。
中国印刷博物馆,隶属于北京印刷学院,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印刷专业博物馆。馆内有26000余件馆藏品,对从古代刻字到激光照排进行了展览和演示。走进这座博物馆,可以见证中华民族悠久而辉煌的印刷文化,感受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依托本校学科,对特定门类的知识作系统展示。馆内收藏了汉族的六色缎百衲衣、彝族的贴补绣女衣裤、赫哲族的鱼皮衣、瑶族的狗尾衫等各种濒临失传的传统服饰。
北京林业大学博物馆收藏着一批早期珍贵的标本,记载着中国植物研究和标本收藏的历程。如果学生带着对动植物等各种标本的强烈兴趣和好奇心走进馆内,不仅能丰富动植物知识,还能领略大自然的魅力。
除了上文提到的,还有许多高校的博物馆很有特色。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是全国高校百余家博物馆中唯一收藏56个民族文物的博物馆,可以让观者感受少数民族文化;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陈列有各式各样的实体飞机,部分战机具有很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极高的文物价值,向人们揭示了人类早期的飞天梦想到今天冲出大气层可歌可泣的艰难历程;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是首批入选“国家重点美术馆”的唯一高校展馆,藏品主要包括西方著名油画大师的经典原作及临摹品,中国汉唐宋元明清的雕刻书画,近现代、当代著名艺术家的代表作品,以及历届毕业生的优秀作品,充分展现了艺术的魅力。
北京值得一看的高校博物馆不胜枚举。本期起,“走进高校博物馆”专栏,将为读者展示众多馆藏珍品并讲述它们背后的故事。
(北京考试报记者 杨 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