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走进大学

发布时间:2016-09-02 期号:

中国政法大学学生 赵 雪

  9月,于莘莘学子而言,确实是个明媚的月份。经历了三年奋战的学子们,终于走过高考,走进了魂牵梦萦、憧憬多年的大学校园。我想,你们初次踏入校园时的心情,和我当时应是没什么两样。有激动,有喜悦,从头到脚无处不彰显着独属于青年人的青涩与懵懂。因为这就是你们的青春。

  上大学之前,先要搞清楚“大学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清华老校长梅贻琦有过这样的妙答:“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就是说,大学,并不只是有高大的建筑,更为重要的是,要有名师。往往优秀的师资力量和完善的教育系统较恢弘的建筑而言,更让人醉心。来到大学校园,就仿佛置身于一个小型社会之中,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无论是孤独一人还是成群结队,你在大学期间所作的一些选择,将会决定四年以后的你带着怎样的心情离开大学。

  也许刚刚进入大学,你们会被周遭新鲜的一切搞得眼花缭乱,看看这,瞧瞧那,到处都是那么新奇可爱。在这个过程中,有的人可能会渐渐忘记了初衷,变得人云亦云。为时刻保持清醒,初入校园之时,大家就要认真想想来上大学的初心到底是什么。当你有了明确的目标,便不会再彷徨失措,才可以更好地成长、学习和生活。正如钱理群先生所言:“中学生和大学生最大的区别是,大学生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中学生是被动地受教育,而大学生是主动地受教育。”长期受到拘束的孩子们一下子被放开了,仿佛离开笼子的金丝雀。突然到来的自由往往就是岔路口。有的金丝雀能够通过各项活动提高自身技能,过着更好的生活;有的金丝雀却因为过度的自由,不知飞向何处,离开了主人便无法继续生存。

  如此说来,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大一新生就要对大学四年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规划。怎样才能在学习生活中享受到最大的快乐?怎样才能顺利毕业?怎样才能在毕业时找到最喜爱的工作?这一切,都源于大学四年每一天的积累。好好读书,好好听大师之言———真的是求学生涯中永不过时的关键词。这四年中,无论如何也不要放弃学习和读书。大学的图书馆不是摆设,而是你这四年最珍贵的资源。我曾经面向即将毕业的师兄师姐做过一个采访,题目大致是“四年来最遗憾的事情”。接受采访的很多人都说:“没能好好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多读一些书,现在想来真是遗憾得不行。”所以,刚进入大学的你们还有理由在拥有的时候不去珍惜吗?

  我真的希望等到大学毕业的那一天,每个人都能给自己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愿你们给别人讲述“我的大学生活”时,不是哑口无言,也不是低垂着脑袋,说上一句:“我还有好多遗憾。”而是用自信闪亮的目光回应他们:“对于大学,我真的很满意。”

  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学弟学妹,要做好规划,珍惜拥有。千万不要用遗憾的回忆来祭奠青春啊!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