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生 刘姝睿
他的理综极好。
如果武林里也有一个叫做“理综”的门派,他必定是恩师的得意门生,而我会是忝列师门之徒。他能把理、化、生融会贯通,技艺炉火纯青,解题的一招一式快而准,让人心生羡慕而难以望其项背。
座位轮换的时候,我会偶尔坐在他的斜后方。当理综模拟考试的时候,会看到他的侧影悠然。他的头会微微倾斜,眼睛里满是成竹在胸,有时候甚至会有一丝漫不经心的味道,翻动卷子时窸窸窣窣。他做题很快,没等我看完生物选择的前三道题,他已经翻到了下一页。或许,武林高手出招的时候也会这样,快而稳,简而真。
还记得海淀“一模”的理综题特别难,我在生物的选择部分就已经乱了阵脚,抬头却瞥见他泰然自若,行云流水般书写试卷的样子。300分的试卷,150分钟的时间,我恨不得一目十行,即使字写得飞起,仍然没有完成试卷。或许是我功力不够,或许是他水平太高。他轻轻松松地做完,并且富余了很多时间。回家的路上我装作不经意地问他感觉难度怎样,他笑着说:“一般吧,我还剩了半个小时。”
临近高考,学校会利用晚自习的时间模拟理综考试。考试的过程于我而言很艰难,但是考完回家的时候能跟他并排而走,却是一件开心的事情。从学校到家的路很短,想跟他说的话却很多,然而明明我的理综很烂,我们聊的话题却都是关于理、化、生。我喜欢静静地听他讲最后一道物理题怎么解,喜欢听他讲最近又遇到了怎样稀奇古怪的化学题,喜欢听他讲题目中创造了怎样诡异的生物变异……即使一知半解,即使跟不上他跳跃的思维,即使偶尔会被他抱怨一句“你怎么还不明白”,我还是喜欢听他的声音,喜欢他轻快的语气。
幸运的是,高考时我跟他分到了同一个考场;不幸的是,他快速翻动卷子的声音会给人一种压力。临考前我“威胁”他:“做得快,错得快!”结果他悠悠地回我一句:“题可以不会做,卷子一定要翻得响。”像他这种题做得又快又准的人说出这样“大言不惭”的话,让我有种想跟他同归于尽的冲动。
再后来就是高考后,填报志愿时,我犹豫了很久,终于狠下心给他打了电话。明明想问他报了什么学校,却不敢直接说出口。乱七八糟地扯了很多无关话题后,我装作不经意地问他一句:“报了哪儿的大学?”“北京的。”“不想去南方吗?像浙江啊……”“太远了,不想出京。”挂掉电话之后,我一个人沉默了很久,终于还是在志愿填报系统上删掉了浙江大学的第一志愿。遗憾的是,我们不在一个学校,还学了不同的专业。听他讲题的姑娘可能换了一个,而我也已经摆脱了理综的折磨。
普希金曾经说过:“一切过去了的都会变成亲切的怀念。”再想起那年高考,再想起那年年少,还是觉得真好,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