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的美丽

发布时间:2016-05-16 期号: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 刘泓秀

  我读《诗经》算是比较晚的,其原因,恐怕要归咎于她一直被人扣着的大帽子。第一次听说她还是上初中时背文学常识,知道她是“五经”之首,好了不得,以致多年不敢问津。后来读《红楼梦》,宝玉要被贾政考问四书五经的功课,别的都没准备好,唯有“因近来常作诗,倒把《诗经》看得熟些”,于是以为,《诗经》较之其他几本算是比较容易的了。这几日比较清闲,终于得以睹其芳容。

  《诗经》,这本中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却拥有最美丽动人的语言。那些或明丽,或清幽的诗句,穿越了千年的时光,经由时间的沉淀、岁月的淘洗,来到了我们的身旁。

  《诗经》中最著名的部分便是“风”,其实它们并没有作者,而是由先秦的人们口口相传的民谣,后被国君派史官去采集、整理成为“采风”。它们是真正植根于土地、发于劳动人民内心的歌谣。

  《诗经》里的风物是古朴纯净的:秦地的风,南山的雷,茂密的车前子,熟透的桃子,匏瓜,蒺藜,翠竹,杜梨……这些我们都极熟悉的食物,融在其中,为我们展现了数千年前的风貌。我想起了去后山挖苦菜,在餐桌上吃滑溜溜的拌荠菜,啃那又红又甜的桃子,趴下钩在裤脚上的苍耳……《诗经》告诉我,数千年前,我们的先人也在做着同样的事,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

  《诗经》里的爱情是简单亮丽的,“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我仿佛看到那个于小城角等待的娴静雅丽的少女,他来了,她赠予他长长的白茅草,象征爱情。我唏嘘不已,原来除却豪宅、宝马、钻戒,天下竟还有如此浪漫的爱情信物;“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相传这是周朝的风俗,春季少年男女结伴出游,女孩看中哪个小伙子,就把身旁的木瓜木桃木李扔给他,小伙子如果和女孩对了眼,就解下佩戴的玉石相赠,这便是一段感情的开始。这是以蓝天白云绿草地为背景的爱,新鲜健康,没有添加任何防腐剂、催化剂。

  合上书,我闭上眼,想象着先秦的画面:天空里有一抹幽静的蓝,宛如稀释过的蓝墨水一般清凉明快,英雄拭剑,美人采桑,农夫在田垄上快乐地歌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为饮,帝力于我有何哉!”面目慈善的老者驾着牛车与他的弟子们缓缓驶过,“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老者的面庞是如此的从容不迫。微风拂过,从杏花林中吹来的花瓣飘旋着,落在英雄、美人、老者的身上……而这美丽,穿越千年而来,让人心生艳羡,难以忘怀。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