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若水 沉稳如山

发布时间:2016-03-30 期号: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学生 杨润润

  她的照片,藏在民国的影集里,总是那么与众不同。没有浓艳的妆束,可一双柔情似水的明眸,却好似能融化你心底的坚冰;没有风流女子的妩媚,可她沉稳如山的内敛,却吸引了太多人的目光。

  她是写《你是人间四月天》的风流才女,那个文思斐然的诗人;她是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国之大匠,那个集传统与现代风格于一体的建筑大师。她——林徽因,聪慧端庄,倾城绝代。

  作为诗人的林徽因,是浪漫若水的。她的灵动,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她的情思,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被吟唱了多年。多少人以为,这世界最让人心动的浪漫,莫过于在康河的柔波里用林徽因与徐志摩的才情装饰彩虹似的梦,可她却选择了从这场绝恋中抽身离去。她懂得唯有细水才能长流,所以她向往的罗曼蒂克,不是一时心血来潮的山盟海誓,而是把幸福平分到每一天的现世安稳。她所向往的生活,不是充斥着小情调的风花雪月,而是一份有温度、有高度的梦想。

  民国有很多女子,像一阵烈火,燃烧时好似有着比徽因胜出百倍的魅力,却终究是燃烧掉了自己的青春,以生命作为了火种。而林徽因像是最清最净的水。她的目标,不是残存的灰烬,而是浩瀚的海洋——内心热流翻滚,浪漫灵动,外表却淡定从容,平静无波。

  女性文学家白落梅曾这样评价林徽因:“梦的时候她比谁都更诗意,醒的时候又比谁都清醒而理智。”作为建筑师的林徽因,是沉稳如山的。她选择了在事业上与她志同道合的梁思成;渐渐把心爱的文字当作怡情养性、点缀生活的副业,而把建筑学作为一辈子的事业,沉下心来思考怎样才能真正为这世界留下些什么,要过一种怎样有意义的人生。一张张字迹工整的图纸,一份份为保留京城古迹而撰写的文案,一次次惊艳了整个会场的纪念碑、建筑设计,一个个为拯救景泰蓝工艺而熬过的夜晚……她过起了凡人眼中安稳的日子,不是因为失去了曾经的诗性,而是因为读懂了生活。

  生活,从不只是什么说走就走的旅行。林徽因知道,作为女子,若是想被时代铭记,她需要沉稳,需要清醒,需要比别人更多的时间与努力。人们常用“山”的气概形容男子。晚年的她,却是拥有了这样一份稳重,在中国建筑界稳稳扎下了根。其实,古往今来,每一位让人侧目倾倒的女性,都是兼具了水与山的品格,用内心的柔软与聪慧打动了世人,又用外在的坚强与端庄征服了世界。

  在自然界,有了山,有了水,才见得山的敦厚、水的流动。而在人世,恐怕也只有拥有了水的浪漫,有了山的沉稳,才让一个看似温婉的女子,成为了一个幸福的人,成为了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因为,我们的生命里,不仅需要仰望星空的情调,更需要脚踏实地的情怀。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