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茗

发布时间:2016-03-16 期号:

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学生 姜雏音

复古的茶船上还残留着些许温杯润茶的弃水,茶船表面凹凸不平地雕刻着的,是圆润而古朴的小篆,虽不能逐字辨识得明白,淡雅宁静的禅意却已直达心底。茶道六君子静立一旁,红木的温润色泽反射着薄薄的阳光。不紧不慢地一番行云流水过后,香茗已在公道杯中,闪耀着诱人的色泽,邀请爱茶之人来品鉴。

我的内心小小地雀跃起来,止不住地期待一品香茗的美妙。

茶,先入闻香杯。紫砂的杯具,一高一矮为一组。矮的一个,杯浅而径大,名曰“品茗”,是以观茶色,品茶味;高的一个,瘦长而径小,便是闻香杯,专以享茶香。或许是为忙碌的现代人省时省步而被人们遗忘,闻香杯在市面上现在不多见,却是我在整套茶具中最爱的一部。

闻香杯五分满时便要停手,若太多,再入品茗杯的时候就会溢出了。这时轻轻拿起品茗杯,倒扣于闻香杯上,形如一朵可爱的小蘑菇。每次演绎至此,总要为前人此刻的小顽皮而忍俊不禁。

两指夹住闻香杯,拇指轻按品茗杯,手腕轻转,两杯便上下调转过来,而茶水却不曾溢出半滴。一指轻扶闻香杯的杯底,缓缓摇动,茶水便慢慢从中淌出,漫上品茗杯。此时,伴随着冲泡之人的小骄傲,品茗杯却是完美的七分满了。

咦?不是还未闻香么?怎么茶便进入品茗杯了?莫急!现在,才是闻香之时。轻提起闻香杯,将信将疑地伸到鼻尖,扑面而来的芬芳茶香往往使人精神一振。茶去香仍存,甚至更胜于茶汤本身。似在启示人们“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道理,以致常常闻着香,失了神。

  观色,品茗。茶色清明澄澈,照得心也明亮起来。茶汤入口,却不急下咽,而是往复于舌尖,便感到从口腔、鼻腔,到整个人,都充斥了醉人的茶香。

茶顺着喉咙缓缓流下,雀跃许久的心情才终于得到了完整的满足,而心灵也像是经过了洗礼,重新明澈起来。愉快,便是如此寓于细微之处,放下浮躁的心,一盏茶,抑或是一缕偶悟的哲思,都是愉快之源。

(推荐教师:魏 巍)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