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

发布时间:2016-03-09 期号:

  明天就是农历二月初二了。二月二,又被称为“龙抬头”,是民间传统节日。

  关于二月二的传说有很多,最早的是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二这天“御驾亲耕”。还有说这一天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预示着雨水越来越多。

  二月二龙抬头这种说法,明清时期文字记载较多。明代《帝京景物略》中说:“二月二日,曰龙抬头,放元旦祭余饼,薰床炕,曰薰虫儿,谓引龙,虫不出也。”清代《燕京岁时记》中记载:“二月二日,古之中和节也。令人呼为龙抬头。是日食饼者谓之龙鳞饼,食面者谓之龙须面。闺中停止针线,恐伤龙目也。”《帝京岁时记胜》中说:“二日为龙抬头日,乡民用灰自门外蜿蜒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都人用枣糕、麦米等油煎为食,曰薰虫。”这三本书,都主要描述北京地区的民俗风貌,其中关于二月二的记载,也能大概体现北方龙抬头这天的情况。

吃饼、吃面、忌针、布灰……以求风调雨顺。这种种民俗,皆是为着祈求雨水。自古,龙就代表着祥瑞,更在传说中被赋予司雨之权。我国古代,农耕收成很大程度上依赖气候,一年风调雨顺对于人们秋季顺利丰收十分重要。从这个角度来说,人们重视二月二这个龙抬头的日子也就理所当然了。随着科技的发展,水利设施逐渐在各地普及,人工降雨走进大众生活,这个节日的农耕意义也渐渐减弱了。

  有关二月二,还有许多的谚语。比如,“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大多与古代务农有关。还有一种有趣的说法,说二月二是学生入私塾的好日子,称这一天入学为“占鳌头”。这也体现了古代人民对于读书非常重视,连入学日子都要讨个口彩。

(杨 柳 整 理)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