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味道

发布时间:2016-02-29 期号: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学生 何远文

  年味年味,最能体现“年味”二字的就是过年的吃食了。无论是热气腾腾的除夕饺子,还是甜甜糯糯的十五元宵,飘出来的香气,总能温暖人心。

  我在《读者》上看到过一篇题为《那一锅汤》的文章,说的是作者的母亲每年都会在年夜饭里准备一道名叫“一品锅”的汤,那是作者家里的私房菜,外面没得卖,里面有多种多样的食材。后来,作者的母亲去世了,又是过年,圆桌中央本应放着的“一品锅”,被换成了外卖的“佛跳墙”。大家都看到了,但没人去点破。作者感慨道:“我最终也没有想到,要去问问我妈,那一锅汤里,究竟是放了什么食材?我永远也没有机会问了……”

  其实,文章作者想要牢记的,哪里仅仅是“一品锅”的食材?更是母亲为这个家团团圆圆的精心准备与无私付出。所惋惜的,正是那永远失去的机会。

  我们家里,也有这样的一道菜,是年夜饭的重头戏。

  在老家,奶奶每年都要做米粉肉、炖肘子、糯米小丸子等好吃的“硬菜”。其中有一道最让人期待的重头菜——延庆人说的“松蘑炖河鱼”。其实这并不是什么名菜,食材也不是什么珍贵物件。松蘑是买来的;河鱼,竟是奶奶家门前那条河里的不知名的鱼。

  做菜之前,松蘑要放在干净的盆里泡好;河鱼,要现捞或现钓,不能早早处理,而是要在锅里的水快要煮开之前把鱼处理好,水开后把鱼放进锅里,之后按常规步骤操作。

  一大锅,有鱼、有肉、有松蘑,热气腾腾的,满屋飘香,三日不绝。

  今年,我因着读了那篇文章,终于想起来要问问奶奶,那一锅菜中都有些什么。于是,奶奶做饭时,我就在旁边追问。“奶,您煮鱼的时候都放什么了呀?怎么每次吃的时候都感觉和平时吃的鱼不一样?是什么祖传秘方?”奶奶在灶台前忙碌得甚至答非所问:“爱吃就好,奶奶给你做啊!”我紧盯着奶奶的每一个动作,看她小心地端起一盆有点儿发白的水,连忙问道:“哎?奶,那是什么呀?”“你看看吧!”“这……”我闻了闻,说:“这好像是淘米水吧!”“你再看看这个!”奶奶又从锅里捞了一块东西。“大米?!”奶奶得意地笑笑,说:“对啦!大米熬进去了,再把它碾碎,就吃不出来啦!你和你妈都爱吃,我得教会你。”我兴奋地点了点头,又继续跟奶奶学习做鱼的绝招。

  看着锅里“咕噜咕噜”炖着的鱼,我又想起了“一品锅”,再看着奶奶忙碌的身影,突然感慨万千。为了让一道菜肴不再普通,奶奶竟耗费了那么多的心思,还照顾了我和妈妈的喜好。我想,奶奶想要教给我的,不仅仅是这道菜的做法,更是让平凡的生活更加幸福的诀窍。

  除夕夜,桌上那一大锅,有鱼、有肉、有松蘑,热气腾腾的,满屋飘香——这是团圆饭,是家的味道,更是经久不绝的亲人间爱的味道。

(推荐教师:洪 晔)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