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 浪子回头中状元 “兄弟翰林”传佳话

发布时间:2015-12-28 期号:

北京教育考试院 夏君生

  清代乾隆十九年(1754年)的甲戌榜被称为“名榜”。这一榜出了考据大师王鸣盛、儒学宗师钱大昕和大才子纪晓岚等八位影响后世的著名学者,被乾隆誉为“八彦”。纪晓岚作为乾隆朝有名的才子、后来的《四库全书》总纂官,也不过二甲四名,也就是全国第七名。那么,当年和纪才子等高手巅峰对决的状元郎又是谁呢?此科状元为江苏武进人庄培因。

  庄培因出身书香门第,父亲庄柱是雍正五年(1727年)进士,官至浙江海防道。庄培因自幼聪颖,八九岁便能赋诗。有一次,他的老师出题咏蚕,小庄脱口而出“经纶犹有待,吐属已非凡”。庄培因少时与兄长庄存与(后来成为著名经学大师,是常州学派的创始人)一同被人称为“兄弟才子”,后与父兄皆进士及第,世称“父子文宗”。他自小就十分自负,但后来沉缅于赌博,荒废学业。

  乾隆十年(1745年),庄培因22岁时,家里发生了一件大事,兄长庄存与参加会试,高中会元,殿试又中一甲第二名,以榜眼及第,刷新了父亲二甲二名的科举纪录。喜报传到家中,举家设筵庆贺,一时称盛。存与的夫人颇有得意之色,培因的夫人心里很难受。当大家忙着在厅堂挂榜眼匾额的时候,培因的夫人突然前来阻止,死活不让挂在厅堂的正中间。存与知道弟媳的苦心,叫人将匾额挂在厅堂的右首一边,空出了正中间的位置。

  之后,庄夫人怒气冲冲去赌场找正在酣战的庄培因。庄夫人也出自名门,父亲彭启丰和太爷爷彭定求都是状元。她对丈夫说:“我现在给你三样东西,请你任取其一!”庄培因问:“哪三样?”庄夫人说:“一是书,二是刀,三是砒霜。你爱什么取什么!”培因笑道:“何必这么着急?待我将这局赌完,明日再用功读书不迟。”次日起,庄培因登楼攻读,每至午夜不辍,为安慰夫人,还赋诗一首明志:“天使捷书到吴中,我喜不与尔等同。他年小宋魁天下,始信人间有弟兄!”引用北宋仁宗朝“宋庠、宋祁兄弟”的典故,以“小宋”宋祁自命,决心超过乃兄中状元。其时,他还只是一名秀才,连举人都不是。对此,庄培因并不在意,只是埋头读书,认真备考。乾隆十八年(1753),他在乡试中中式为举人,次年即赴京应会试,又以高科而中式。在随后的殿试中,庄培因以一甲第一名大魁天下,遂与其兄一中状元、一中榜眼,世称“兄弟翰林“。集状元、榜眼于一门,父子皆为进士之盛况在科举史上也属罕见。

  庄培因诗作方面的造诣相当高,侍从乾隆帝出巡时,经常在行帐中书写奏章,紧迫时往往不凭几案,手执一匣,振笔疾书顷刻即成,文不加点,而工整不异常时,文思敏捷书法功底深厚。乾隆帝非常欣赏他的才华,称之为“马上诗坛”。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因父亲去世,庄培因从福建学政任上奔丧回家,因过于哀痛,到家一日就去世了,年仅37岁,朝野上下无不惋惜,称之为“文孝状元”。其子庄述祖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中进士(二甲十三名),治经能传伯父存与之学,后来也成为著名经学和金石学家。明清两代庄氏共有进士35人,遂为科举望族。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