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学生 刘信瑾
小时候,在我看的启蒙读物小故事中,常常有狠心的磨坊主让驴子一刻不停地拉磨,而驴子只要一偷懒,便会受到狠毒的鞭打。这时,我往往十分心疼可怜的驴子,责怪磨坊主的狠心;同时,心中也不禁会生起一丝好奇,石磨到底是什么样子?驴子为何非得这么辛苦地去拉磨呢?
小学时,一家人出去玩,具体是什么地方已记不清了,但令我记忆犹新的是在那里碰到的一个卖石磨的小店。各式各样的石磨陈列在那里,有大的、有小的。我和妈妈都感到很新奇,为了方便,挑了一个比盘子略小一点儿的石磨带了回去。到家后,我们又把小石磨里里外外研究了一番,才将它摆放在了厨房里。
过了不久,妈妈突发奇想地要用小石磨做一次豆浆。我听后十分兴奋,自告奋勇地揽下了磨豆子这个活儿。我在院子中央把小石磨摆好,叫来邻居的几个小伙伴,几个人轮流转磨、添豆子,边聊天边干活,累了,就在一旁的大树下乘凉,就这样不亦乐乎地忙了整整一个下午,磨出了豆汁,交给妈妈拿到厨房去煮熟。晚上,大家一人捧着一碗热腾腾的豆浆坐在树下的石墩上,喝一口,觉得比早点摊上卖的还要香醇,院中充满了欢声笑语。
如今,当年的小石磨早已不知道去了哪里,我家也由院子搬进了楼房。多种多样的豆浆机走进了家家户户的厨房。人们只要往豆浆机中加入定量的黄豆,按下开关,20分钟后就可以喝到新鲜的豆浆了。生活节奏已在不知不觉中快了起来,恐怕现在即使有石磨在身旁,想要腾出那样的一个下午来,也是不可能的了。
好像隔了很久我才发现,回忆中的生活与现在相比截然不同。回忆中,冬天里下雪的早晨,我早早起床,不让妈妈骑车送我去学校,而是在无人走过的雪路上,踩着雪、玩着雪,回头看一看自己在洁白的雪中留下的一串串脚印,不知不觉便走到了学校。学校离家不太远,不消半个小时就可以走到。现在,我早晨总想多赖一会儿床,待看时间来不及了,才带着浓浓睡意匆匆出门坐车上学。有时下雪,路上堵车,还要暗怪一句为什么偏要早上下雪。车子一赶上红灯,我总要习惯性地看一下表,生怕上学迟到。
回忆中,楼下包子铺中的包子永远是香喷喷的,咬一口,便令人食欲大增。前不久再去吃,我却觉得包子变了味,一问才知,店中由手工剁馅变成了机器制馅。馅中少了人们精工细作的那份心,自然也就不香了。童年时的生活已经回不去了,每念及此,我心中便不由感慨万分。
我愿有个小院,小院一侧种着记忆中的那棵大树,树下是那个小石磨,另一侧种植着我最爱的丝瓜,树荫下有把椅子,而我则坐在上面,微风吹过,看地上摇晃的树影,看架上丝瓜的生长,慢慢地……(推荐教师:王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