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目送

发布时间:2015-10-21 期号: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 武佳文

  在词典中,“目送”是这样定义的:眼睛注视着离去的人或载人的车、船等。龙应台笔下的“目送”却丰富得多,那不仅仅是眼睛注视,更是心灵的凝望。然而大多数时间,我充当的却是那个被目送的人。

  上小学的第一天,我拉着母亲的手,转过好几个弯,最终到了校门口。在该分别的时候,我喃喃地说:“送我进去好吗?”母亲松开手,坚决地说:“不行。”我只好退让一步:“那看着我进去再走,好吗?”“好,我会一直看着你。”得到承诺的我,心中像是灌了蜜。

  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我顺着人流走了几步,回头望去。在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一眼便找到了母亲。她静静地站在那里,却用目光告诉我:“别怕,孩子,有我在!”我也用目光回应她:“嗯,我不怕。”一路走过去,我一次次回头,一次次确定她还在,直到一个拐弯让她消失在我的视线里。在母亲的目送中,我读到的是放手,更是牵挂。那目光于我而言是安全,可以让我勇敢地独自踏上征程。

  十五岁的一天,我和他一同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我们聊着班里的趣事,聊着各自的看法,不一会便到了小区门口,我看看入口又看看他,说:“明天见!”“好,明天见。”简单的道别后,我向小区走去,偶然回头,发现他还在那里站着,发现我回头,便用一只手支着自行车,另一只手向我挥舞:“再见!”我也向他挥挥手,继续向前走;到了楼前,看到他仍在目送着我,四目相对,竟有如春风拂面,心里甜甜的,因为我知道:他还在那里,在那里目送着我离开……被人目送是件幸福的事,那心照不宣的快乐氤氲在初春暖暖的风里。朋友的目送,意味着一份不舍,一份对再次会面的期盼。在人生旅途中,这样的目送给我的是前行的温暖。

  中考后的暑假虽然漫长,却也总有结束的一天。那天,大袋大袋的水果蔬菜塞满了汽车后备箱,奶奶却还在张罗着:“再多带点儿,开学后没时间回来了……”道别的话说了一遍又一遍,却还总觉得意犹未尽。高挂的太阳似乎在催促着最后时刻的来临。“嘭!”关上了车门,父亲开始沿着小巷向后倒车,我隔着车窗看到爷爷奶奶两个身影越来越小,而他们目不转睛地目送着我们离开。那依恋的目光,让我有种想打开车门冲下去拥抱他们的冲动,可我不能。那一刻,我宁愿不要被目送!心目中爷爷高大的身影随着距离渐渐变小,我分明看到、感受到他目光中含着如水的不舍与似火的盼望。我的心不禁微颤,五味杂陈,不忍如此被目送。我闭上眼,那眼中噙着的泪便滚烫地从脸颊滑过。一次次的被目送,一次次的神伤,那背后昭示着时间的无情。

  尽管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但我不会忘记,在人生旅途中,我并不孤独。因为一路上,充满了温情的目光一直伴我前行。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