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 明初南北榜案

发布时间:2015-02-02 期号:

北京教育考试院 夏君生

  张信得到朱元璋的旨意后,召集调查组连夜开会,贯彻皇帝指示,对所有试卷进行重阅,特别是北方举子的试卷要重点审查。最后,还宣布参加阅卷的官员,复审期间一律不准出贡院。

  一个多月的紧张复审后,皇帝下旨要公开听取复审结果。

  4月13日,南京天气阴沉,下起了小雨。皇宫里,气氛十分压抑,到处站满了护卫亲军。垂暮的朱元璋看着殿下战战兢兢的群臣,用洪亮的声音训示道:“本科会试尽取南人,朕为平息民怨,令张信等复审试卷。今已经复审完毕,朕当众揭示,以示公道。”

  张信拿出几份悉心评点的试卷呈送给朱元璋,奏道:“此次复审,臣等特别留意了北方举子的试卷,方才呈上的几份试卷都是前月落榜的北方举子的。经臣等反复斟酌,认为这几份试卷文章通畅,也算得上是人才。”

  朱元璋认真看着试卷,频频点头。张信又接着说:“若论才华,这几份亦可入选。可是臣等将这几份与前榜中试的南方举子相比,才发现相差悬殊。前榜录取52名,就以第52名的南方举子刘子信而言,其才学也远高出这几份试卷。臣等反复商议,一致认为北方举子相较南方举子普遍文理不佳,甚至个别北方举子试卷中有禁忌之语,臣等以为前榜并无不公。”

  张信的话锋一转令朱元璋很诧异。朱元璋冷笑道:“你等复审时,朕已经得到密报,刘三吾故意将北方举子的劣等试卷交你复审,以蒙骗朕保自己过关,是不是?”张信辩解说:“臣等在阅卷之前,已料定必有非议,所以此次复审是将所有的试卷全部复审,并无遗漏。而且在复审时,所有人员不得出贡院一步,与外界并无丝毫瓜葛。”

  朱元璋被堵了回来,本以为张信主持复审会不负圣意,但结果和复审前完全一样,看来翰林院是铁板一块、沆瀣一气。朱元璋拍案怒吼:“翰林院官官相护,实在有负朕意。将张信、刘三吾、白信蹈等考官缉拿下狱,严加追问。所有试卷提交大内,由朕亲自批阅以取舍定夺!”

  复审结果令舆论大哗。落榜的北方举子仍然不服,以河南籍御史杨道为首的北方御史也不断弹劾考官,要求再次选派得力官员,对考卷进行重新复核,并严查所有涉案官员。北方御史有自己的盘算,因为朱元璋屡兴大案,很多官员被杀,而科举又是决定举子进入政府担任官职的关键环节,会试录取举子南北悬殊势必损害北方利益集团在政治、经济方面的利益,即使弹劾不成,也会获得北方举子的好感,博得公平的好名声。

  事态向着失控的方向发展,南北官员的对立越来越明显,这与朱元璋举办科举网罗人才的初衷背道而驰。朱元璋曾经历淮西和浙东两大派系长达几十年的党争,痛恨官员结党营私,绝不允许再出现南北对立。同时,他又是个极端的理想主义者,幻想通过改革制度来约束臣子,实现天下大治,而一旦制度执行出问题(比如惩治官员腐败),他就认为是人的问题,解决的方式简单而粗暴,空印案、郭恒案的背后是无数的人头落地。官官相护、结党营私这一条刺痛了朱元璋的敏感神经,他继续发扬“要么不做,要么做绝”的精神,盛怒下做出了一个更加极端的决定。他亲自拟定了处理意见:张信、白信蹈以及各房考官一律处死。刘三吾因为担任过东宫讲官,与皇太子有师生之谊,免去一死,发往边塞充军。由张信、刘三吾等人选取的举子,全部罢黜,其中列在榜首的南方人陈被判斩首,与考官同日执行。只有戴彝、尹昌隆二人免罪,因为他们在复核试卷后,开列出的中榜名单上有北方士子。

之后,6月份朱元璋亲自复核试卷,开出了一个更令人瞠目结舌的录取名单:由他亲自评点的61名中选者,河北韩克忠获第一名。61名中选者全是北方人,南方举子无一人入选。

  其实,朱元璋和刘基是明朝科举制度的实际制定者,科举考试规则、考试范围、考试要求都更适合江南学子,朱元璋对此心知肚明。然而,他认为北方臣民在元朝统治下一百多年,对新朝心存隔阂、存故元之思,参加科举出仕做官不积极。再有就是胡惟庸党案和蓝玉案足足杀了3万多人,让很多北方举子持观望态度,朱元璋认为有必要多录取一些北方举子来笼络北方民心。凭着文章决定取舍,从效率上没有问题。事实上刘三吾、张信都没有错,但要从政权稳定和政治大局出发,虽有效率,但有伤公平,会落人以口实,让北方举子离心离德,将北方推给北元。

  圣旨发布后,连那些闹事的北方举子也觉得皇帝的这个处理未免过重。洪武朝大案至此尘埃落定。然而选材的公平和效率的问题,却一直影响至今,南北榜案虽然是个小概率事件,但南北方长期的文化发展不平衡,有其发生的必然性。364年后的清代,乾隆朝辛巳科殿试,乾隆帝在得知陕西未出过状元的情况下,将第三名陕西人王杰提拔为状元,而将本来拟定的状元江苏人赵翼调整为探花。后王杰位极人臣,为一代明相,而赵翼也成为清代著名学者,二人在政治和文化领域各得其所,乾隆帝此举也算明智。(下)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