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记忆 摸底考试的意外收获

发布时间:2014-04-29 期号:

赵 鑫

  手里的签字笔在“唰唰”走着,头顶的风扇在“嗡嗡”转着,抬头看看,发现大家都在奋笔疾书,擦擦额头上冒出的汗水,我却一点儿都想不起来题目的算法……至今,回忆起高中入学那次摸底考试,一抬手,我仿佛还能摸到自己额头上的汗。

  人如果太放松就容易出问题。初中三年,我虽然上课的时候能认真听老师讲课,但回家除了作业很少再做练习,甚至周末时间大部分用来练习舞蹈,有了空闲还得去小广场玩会儿轮滑……就这样劳逸结合,我考入了示范高中。本来就贪玩儿,学业上又侥幸那么顺利,中考后两个多月的假期,我没拿出十分之一精力用来学习,基本上是在玩儿中度过,很多知识掌握得也没那么熟练了。没想到高中一入学,学校就说要组织摸底考试,这对我来说无异于平地惊雷。然而无论多紧张、多害怕,我也得硬着头皮走进考场。当然,结果就是开头那一幕,我在考场上不停擦汗。

  说起来,在学习上我算个幸运儿,从小不算最努力的,但考试成绩一直不错,这可能得益于我在课堂上会跟紧老师的思路、很少走神。所以我不怵考试,在考场上也很少紧张,但是那次,我心里真的没底。为什么要一开学就进行摸底考试呢?是要再分班级么?是要给考得好的学生分配更好的老师么?听说好多人都利用假期提前预习了高中知识,我没预习会不会不如别人?这些想法一直在我脑袋里转。直到拿到试卷,我才勉强停止胡思乱想。带着那么多的包袱参加考试,我对自己的成绩没抱太大希望。

  一个礼拜后,试卷和成绩单发到手上。在看成绩单之前,我专门拿出一分钟为自己祈福,好像这样就能把我的名字移到前面似的。打开成绩单一看,完了,只是中等。我忐忑不安地等着老师对这次考试说些什么,却什么都没等到。

  下课后,我心里七上八下地找老师“打探消息”。老师拍拍我的肩膀说:“这次考试只是一次摸底,老师要看看你们的知识掌握程度才能因材施教呀。怎么,你是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么?”我点了点头,说:“老师,我其实可以考得更好的,可是假期没怎么学习,忘记了好多知识……”我还在紧张地为自己辩解,老师却摸摸我的头,说:“回去好好学习吧,别想太多。考试那天我就看出来你很紧张,这几天也都在忐忑吧?老师知道你是个好孩子,对自己有着高要求,但是你要知道,进入高中,大大小小的考试会很多,你要学会调节情绪,更要努力积累知识。只有平时将知识准备充足了,考试时才能不紧张。老师相信你以后能考得更好,你也要相信自己,对不对?”

  原来,老师监考时就观察到了我的异样;原来,老师的摸底考试只是想让我们尽快适应高中高频率考试的节奏;原来,老师愿意相信我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从那之后,我不再像从前那样贪玩儿,也不再因一次考试而心神不宁,而是向着自己的梦想一步一步踏实地走着,并最终考入了理想的大学。

  老师的话,不仅是答疑解惑,更包含着爱与信任,是我摸底考试的意外收获,让我明白,无论面对怎样的考试,只有好好努力才能拿到好成绩。之前虚度光阴,到临近的时候才想起紧张根本无济于事。考试如此,人生亦是如此。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