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爸虎妈熊老师——英国前近代的儿童教育

发布时间:2014-03-03 期号:

徐 晗

  几年前,随着一本名为《虎妈战歌》的书籍出版,社会上产生了一场关于儿童教育方式的讨论。一时间,“虎妈”的“n不许”与“狼爸”的“家里常备鸡毛掸”等教育理论再次兴起。然而这种被冠之以中国特色,在文化差异的保护伞下大行兜售的规训与惩罚的教育方式,未必因此显得比以往更合理。殊不知,狼妈、虎爸绝非中国特产,在16、17世纪,他们的足迹早就踏破英伦。

  根据历史学家劳伦斯·斯通的描述,在前近代的英国,随着王权增强与新教伦理传播等原因,传统的世系家庭社会(简单理解,就是三大姑八大姨都可能在家庭生活中举足轻重的大家庭)逐渐衰落,代之以核心家庭(父母子女关起屋门说话的小家庭)兴起,儿童在家庭生活当中得到空前的关注,但与之伴随的还有父权的兴起。于是乎,对小孩的关注产生的第一个结果,就是“借着鞭笞来击垮孩子的罪性”,一大拨狼爸虎妈出现了。

  英国狼爸虎妈的规训方式多种多样,譬如给女孩子穿能让人窒息而死的紧身衣,或者总以“从前一个孩子不听父母话后来他死了”这类动画片《麦兜故事》里的台词吓唬小孩。然而让那一时期的儿童最受折磨的就是体罚,也就是“棍棒之下出孝子”。体罚既有掐、捏、拧等传统方式,也有让孩子长跪不起的“变相体罚”,这些似乎也都没有超出“中式体罚”的传统经验,可是英国虎妈狼爸的“体罚有理”、“规训正确”等理论却超乎今人想象的发达。

  对于这一时期英国家庭中体罚的盛行,不但以个案被记录,更有当时流行的理论为佐证。“用棍子打他,你就能救他出地狱”,“不拉回先生的手,却高兴地脱下孩子的衣服让他打”……各类披着宗教布道外衣的教育理论大行其道,“压抑而非奖励是教育理论的核心”,甚至把父母爱打屁股的理由,归结到上帝创造出屁股独特的构造就是为了方便打孩子这种奇葩的生物学依据上,让仅仅只有“不打不成器”等几句谚语的中国人汗颜。而当孩子进入学校,更要接受有组织和标准化的体罚,体罚的权力随着时间由校长独享发展到教师均沾。不同家庭孩子所面临惩罚的严厉程度还能有所差异,但当孩子进入学校,就鞭子面前一律平等,彻底没跑了。

  值得注意的是,体罚和严厉规训并没有在英国盛行太久。当英国进入近代时期,体罚就在大学中禁绝,在普通学校和家庭中也大量减少,而必须压制儿童意志的理论逐渐式微,寓教于乐、宠爱、做孩子朋友这类与现代教育理论相吻合的观点滥觞于这一时期,以至于思想家洛克都开始提醒父母不要溺爱孩子,甚至有人担心体罚的减少会削弱儿童的学习精神、对教育产生不利影响。但担心规训与惩罚的减少其实是多余的,因为当英国的父母、老师逐渐放下手中的鞭子,建立“日不落帝国”的近现代英国人民也开始从历史中走出来。

  由此可见,虎妈狼爸式的教育方式并非完全是地域差异的产物,而是由特定的历史条件所创造,与其将虎妈猫妈之争归结为东西方教育文化的不同,不如归论到传统与现代教育文化的差异上。英国虎妈狼爸熊老师的古典式严厉连现代中国的虎妈狼爸都不敢苟同,但是当代虎妈狼爸的教育理念与他们的英国前辈一样都是以规训和惩罚为主导,而与诸多现代的教育理念相违背。前车之鉴,现代的家长,与其重新迷信起“老办法”,不如多学点现代的教育方法。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