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 翟羽佳
2008年我考上大学,来到北京。正是8月末的初秋,成排的白杨树和枫树在微风中张扬着最强壮青春的时节,翠绿的矮灌木丛和墨绿的茂盛树木交错着风华,我背着书包,跟在抬着行李的爸妈身后,毫无方向感地想把北京最初印象中的一切都收纳眼中。
从下车的地方到学校的路程是我在入学一个月之后才真正明白有多近的。后来的4年我常常要在这条路上走过,去超市、邮局、银行、乘公交都必定要走的。从宿舍的窗户望出去,也不过是几百米的距离,抬眼就能看到如地图上一般清晰的距离。可是我总是记得开学那天跟在爸妈身后,踉踉跄跄地找不到方向的时候,置身满目零乱的葱葱郁郁的大树间,好像在一片茫茫的绿色海洋中一样,唯一能够心安的就是前方一直是抬着行李的爸妈的背影。
这两个背影和身形我太熟悉了。在每个人生大大小小的路口,在每次无望迷茫的孤独时刻,在每个令人恐惧退却的选择关头,都是这两个身影,在不远处伫立着。就像开学这天,我顶着嗡嗡作响的脑袋,太多的胆怯和茫然淹没着初来大城市的新奇和激动。我竟还没从高中三年的弦上松弛下来,在面临着一个陌生的大环境时,考虑更多的是从今往后独立生活的召唤。这意味着将会有漫长的人生在这个开端正式起航,不仅是一个学期,或者4年的分离,而是生活和心态的完全改变。
所以跟随在爸妈身后的我,紧紧地盯着脚底到父母身影的距离。在一片绿色大潮涌动着扑面而来时,我心里“咚咚”打鼓地跟随在爸妈的身后,好像这样就得到了全部的安慰;好像这样就留下了爸妈可以留给我最宝贵的一切;好像这样就可以开始全新的独立生活,不再让自己胆怯懦弱。
4年过去,我没有在安静的夜里抱着电话哭诉大学生活的辛苦,也没有在面对新的挑战时想着自己在父母身边有多好。我没有选择需要回头和退后的想法,也没有让每次回家和离家的相聚别离阻碍了该有的开始和结束。
而我知道,那个恋家的小女孩儿一直都在。她在我心底最柔软最温暖的地方,我好好地保护着她。因为她的存在,我没有在世俗尘嚣的浸染中失去那个懂得珍惜和爱的自我;因为她还在,我也不需要在风刀霜剑的竞争和成长中唯唯诺诺。我可以让自己强大地守护着梦想和希望,可以没有顾虑地追求自己想要的一切,而无需担心失去那个柔软的自己。
毕业之后,我常常走在那个绿树成荫的大路上,抬眼观望着路上的四季。在茂盛的8月,我再次抬头,再也没有绿潮涌来的窒息感,而我却依然能够想象到跟随在爸妈身后的那一天,听见喧嚣街道上的车流和树丛中的蝉鸣,只是走着,跟随着,小心翼翼地斟酌着每一步。
那一段路程,我走过无数遍,可是唯有第一次,是最珍惜最刻骨铭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