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地标 北师大: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

发布时间:2014-01-15 期号:

  8年前的夏天,作为即将参加高考的考生,我来到北京师范大学的自习室里做最后的复习。从南门走进校园不久,就看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八个大字,比起“木铎金声”,这块朴素的校训碑体量实在不大,工艺朴素无华,却至今被很多人当成了北师大的“地标”。

  与很多百年老校一样,北师大的这句校训其实并不古老,从启功先生提出这句校训至今,也不过20年。然经典之所以为经典,与岁月其实并无关联,也未必得益于作者的地位。

  对于这八个字,启功的解释是“所学要为世人之师,所行应为世人之范。”学,是指每位师生应具有的学问、知识和技能。学为人师,就是要使“学”能成为后学的师表。行,是指每位师生应具有的品行。行为世范,就是要方方面面、时时刻刻光明正大,能够成为社会的模范。

  这八个字及其所包含的理念,如今被各级师范学校反复引用,而其所承载的精神,却早已超越“师范“一隅,直抵大学精神的内核。

  北师大的校训碑,不但是北师大的校园地标,更是中国当代大学教育的一处精神坐标。至少在于我,一个曾经即将进入大学的高考生心里,这八个字留下了关于“大学何为”这样一个命题的最初答案。

(北京考试报记者 徐 晗 文并摄)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