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二十中学高三毕业生 思 亚
高中毕业了,高考结束了,上大学了,才觉得曾经的一切那么值得怀想。
比如语文。语文是一门我已经接触了12年的学科。当时随着高考的逼近,我感到时间越来越紧,也就只把它当作任务,不会觉得有何“滋味”可言。但是要静下心来认真思索,或许就能“品味”出点什么。
所谓“品味”,是一个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动作,一日三餐都离不开它。这看似简单的动作中却蕴含着一种味道。我想,“品味”二字更透彻些。食物的味道多数时候并不是放到嘴里就可以全部感受到的,只有在反复品味之后,才能慢慢体会。大家都知道,馒头嚼久了是甜的,如果你放到嘴里就不再理它,甜味很难尝出来。
语文也是如此,纵然它不像食物那样可以让你有确切的感受,但只要你愿意静心细细品味,还是可以学到一些的。
小时候我们读过的一篇篇童话故事,是不是给你一种甜甜的味道,让你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慢慢长大,我们读《背影》、读《孔乙己》,有没有一丝酸涩曾在你的心头荡漾?渐渐的,我们学会品味文字,读《红楼梦》,尝尽世事的酸甜苦辣;读《窦娥冤》,品出封建社会的黑暗;读《母亲》,感受到真挚亲情的可贵。这一切的一切,不都是咀嚼品味出来的吗?
作者在写文章的时候,每一个字都是饱含真情的,如饱满的橘子一样,咬下去滋味万千。作为读者,对一篇文章的理解大可千奇百怪,因为身世经历不同、环境心情不同,难免会有不同的感受。对一篇文字只要有了感触,弄懂作者的意思,就能深刻理解文章内涵。要先有品味的意识,才能品味得正确。
语文,不只是像高考试题的150分那样简单,它其实是一桌吃不完的盛宴,随时欢迎有思想的我们去品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