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校园 作业写遗书的是与非
发布时间:2013-12-04
期号:
江苏某大学一老师留了份作业:假设得了脑瘤只剩3天生命,写封遗书。这个被网上称为史上最奇葩的作业,使得一些学生重新审视自己,感受到了生命的宝贵。但也有学生认为,完成如此另类的作业感觉怪怪的。
这个作业和老师的生命敬畏教育是吻合的,让学生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思考一些平日忽视的问题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在具体操作中需要考虑得更加缜密,要尽量避免可能引发的负面影响。
对于有厌世倾向的人而言,这样的作业有可能会诱发负面的情绪和行为。对在忌讳谈论死亡的文化背景下长大的学生来说,更多的应该是正面讲述生命的意义,引导学生珍惜生命,而不是简单地虚拟濒临死亡的情景。
小秘密究竟该告诉谁
南京一小学推出《儿童交往公约》,引起社会的关注。对于公约中提出的“女生优先”之类的内容不做点评,但对“小秘密要告诉妈妈”这条有点个人看法。
有秘密的确需要倾诉,把自己的秘密与人分享,可能会获得更多的指导和帮助。但这些小秘密究竟该告诉谁?恐怕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那些生活在单亲家庭、跟着爸爸长大的孩子而言,告诉妈妈似乎有困难。甚至就凭这条内容,就可能会伤了孩子的心;对于那些留守儿童来说,等告诉妈妈小秘密时可能为时已晚。这条如果改成“小秘密要告诉家人”,或许会好些。现在的学生情况千变万化,学校出台的规定也好、制度也罢,都需要考虑其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切不可忽略了那些特殊的、小众的情况。
(铁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