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四中学 陈卓然
我大概是在小学时就喜欢上了阅读。那时我十岁上下,因为父母工作的缘故离开北京,进入南方的一所学校就读。那是所私立学校,有很好的硬件设备和南方四季葱翠的美丽校园,但是最漂亮的还是那里的图书馆。
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语音,我在南方依山傍水的校园里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然而这时阅读牵起了我的手。那所漂亮的校园,它有半开启式的宽敞走廊,一侧的墙壁被做成书架,满满排着让人眼花缭乱的书。还有我方才提到的漂亮的图书馆——木地板、宽敞明亮的长窗和木质书桌、直连上天花板的环形书架。于是,当年那个孤僻而沉默的小女孩,看到阅读向她伸出了手,她犹豫了一下,也把自己的手放了上去。
从此,我几乎所有的课余时间都同阅读一起度过。我躲在宽敞安静的图书馆里,缩在书架之间的空隙里,看莫泊桑、看罗曼·罗兰,看钱钟书、鲁迅、甚至张小娴——其实那么大的孩子哪懂什么张小娴,更别提鲁迅或者雨果。然而我却毫无挑拣、照单全收。阅读将那么庞大、复杂、姿态万千的世界展现给我,而我像一只海绵,竭尽所能地要把自己涨满。那巨大的图书馆其实也少人问津,寂寞的我成了寂寞的它的唯一常客。阅读独独选中了我,或者也是因为只有我回握了它的手。
至今已经过去了那么多年,我也从那片南隅水乡回到了北京。然而阅读却没有抛弃我,每每被人或感叹或惊奇“你为什么读了那么多的书”时,我都会不觉想到,那个奇迹般的午后,阅读来牵我的手,从此为我打开了一个绚丽的世界。若我如今能有一点点调运文字的功底,那都是阅读馈赠于我的——我们已是朋友多年,并且将会一直形影不离。
我怀念那安静的图书馆和仿佛只属于我的整整一走廊的书。在我之后还有人接过这份馈赠吗?我是那么感激它,因它开启了我同阅读紧密的不解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