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田 密
物质得到满足后,人们就会追求精神领域的享受,不论香茶配书香度过暖暖的午后,还是爆米花就大片享受视觉的刺激,我们都在这个貌似已知的世界生活。有人说:你的阅读造就了你。或许,我可以理解为阅读造就了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甚至世界观;不同的阅读教给我们用不同的角度看待这个世界。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一种观念在影响着我:我们一生都应该坚持三件事,即锻炼、旅行、读书。锻炼可以强健体魄,旅行可以丰富阅历,而读书可以让自己感知未看见的世界,越来越近。
从小学的漫画,到初中的言情小说、高中的哲学书籍,再到大学的各类经典著作,它们总能将我带到另一个世界,越来越接近生活。任何人都不可能经历所有的世界,很多只能到书本里去发现。未看见的世界,那么远又这么近。
正 义
小学,最令我难忘的是小柯南的聪明与正义。每当妈妈晚上催我上床睡觉,我都会从枕边悄悄拿出柯南的书来,藏在被窝里偷偷地看,每一个故事都深深地吸引着我。我看到的似乎是另一个奇妙的世界,但是它却始终被正义主导着。那时候,我想成为一名警察,勇敢而又正义,可以穿着制服去犯罪现场,可以抓世界上的坏人,还可以被别人喜欢和羡慕。
逐渐长大的我慢慢懂得,真实的世界并不像漫画里的那样——只分黑白,只有善恶。
看着窗外,傻傻的,到底谁才是凶手呢?
青 春
初中,进入了一个唯美的世界,那个世界中的女主角总是那么漂亮,男主角总是那么优秀。无论是郭敬明的《夏至未至》,还是饶雪漫的《沙漏》,稀里哗啦的泪水,情不知所以然。是美丽,是激情,是奋斗,还是成长,最后谁又能任性不认命呢!青春对于那时的我充满期待。
看着窗外,难道那就是我将要经历的青春吗?
思 考
到了高中,可能是不知不觉间受到了语文老师的感染,我自然而然地进入了哲学书籍阅读者的行列,满脑子想着存在的价值、宗教的信仰、生命的意义、我为什么在这里……某种捉摸不透但又似乎合情合理的价值观一直引导着我,不停地思考。
看着窗外,这个世界到底是怎样的呢?活着,又是为了什么?
成 熟
还没摸透这个世界的本质,我已经踏入大学,时间不会等着我,处在这个即将与社会接轨的地方,现实与我越来越近。于是,我开始关注周围的生活,关注我将要独自生存的这个世界。《看见》让我看见了事情的真相,让我学会以“人”的角度,审视这个世界,让我看见了离我很近但又被我遗漏的那个世界,让我学会用更宽容的心去接受它,哪怕它被所有围观者唾弃。《幸福了吗》让我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理性看待这个世界,用多元的角度,审视我们这个错综复杂的社会。《不要因为走的太远而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让我懂得“没有意识也是一种死亡”,深刻认识到生活不是只有一种色彩,活得有个性也是我的人生追求。我不是柴静,不是白岩松,也不是陈虻,我也不能与这些有故事的人群相遇,可我还是应该去了解这群人,了解我们身边这块土地上曾发生过的与我们的命运休戚相关的大事,知道它们如何发生,我们又该怎样面对。
不知道走向社会的我会遇到什么样的人,又会经历什么样的酸甜苦辣,不知道我还会与哪类书相遇相知,一切都是未知。正是因为这份未知,让生活充满期待。
默默地望着窗外,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和我在书中看到的一样吗?我不知道。是书让我了解了未知的世界,同样也是书让我思考着这个世界。
每当读到一本好书,总会让我不知不觉地看着窗外,陷入沉思。我已经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未看见的世界。它是那么远,这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