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的豌豆黄

发布时间:2013-10-12 期号:

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 史 悦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古代人过重阳节,有赏菊饮酒的悠哉游哉,还有文人墨客的千古佳句。我们回头再看重阳节,则在继承的基础上又赋予了它一种新意。比如,在汉语的发音中,“九九”重阳,与“久久”同音,取长久长寿之意,赋予重阳节以老人节的意义。2012年12月28日,我国颁布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也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重阳节)为老年节。由此可见,如今的中华民族传统佳节——重阳节,有向传统回归、推崇孝心的意思。

  似乎几千年来中国人的血脉里,都流淌着一股“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感之泉。在重阳节这一天,回家看看老人,帮他们忙活顿团圆饭,陪他们唠唠家常,远比邮寄贵重礼品更能温暖他们简单的心。

  前几天的一个下午,我坐在一家老北京小吃店里等朋友。午后,太阳的光芒笼罩着喧闹嘈杂的小吃店。两位老奶奶相互搀扶着走进店里,坐在我旁边,其中拄着拐杖的那位背着人群而坐,在一片淡淡的光晕里,仿佛置身于这片繁杂热闹之外。另一位老人端着点餐盘回来,低头夹过一块豌豆黄。本就细如羊脂的豌豆黄入口即化,可以直接放入口中,她却不知为什么拿着小勺把它们一一压扁,像给孩子喂饭的妈妈。年轻的店员看不下去了,赶忙过来说:“阿姨,这豌豆黄就是软的,不用再压,压碎了就没型了。”拿勺的老人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我知道。可是我妈妈都没牙了,吃东西费劲。前几天吃饭还被卡了嗓子,当时把我急坏了。所以我得把这些都弄成流食。”听到这,我才明白,原来那拄拐的老人是母亲,拿勺的老人是闺女。再看那闺女,每块豌豆黄她都要按压两下,然后在中心划个十字。那摊成泥的豌豆黄就如一朵十字科的花。她一瓣瓣地盛在小勺里,喂给母亲,一口豌豆黄,一口豆浆,吃完了,便不慌不忙地夹过另一个来,耐心地把所有的程序再做一遍。那天下午,那位满头白发的闺女就那样认真地一口一口喂给她的母亲,在时空几近凝止的安静角落里。

  这难道不是生活中最普通的孝心吗?阳光记录着岁月,岁月记录着亲情的点滴,老人无言地记录着一块块豌豆黄。记忆中的那顿午餐似乎永远吃不完,似乎她们正一丝不苟地在品味着那纯净香甜的豌豆黄内蕴含的味道。虽然这件小事稀松平常,也不是发生在重阳节当天。但是我想,乌鸦尚能反哺,羊羔皆知跪乳,我们每个人若能做到“善事父母”,重阳节就实现了它真正的价值。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